第(3/3)页 刘韬参加此次会议,便是与美国人在沟通交流,用于推动双方在‘碳中和’这条线去实现阻止全球变暖的目标。 至于里面蕴含的巨大商机,谁能抓住商机,谁能吃到更大块的蛋糕,自然是各凭本事。 对于欧洲人提出的那一套,美国本身也不怎么感冒。 因为美国是世界产油大国,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喜欢大排放量汽车的国家,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自然是难以计数,让美国人要像欧洲提出的那一套,美国人也不愿意。 但是‘碳中和’这个概念,美国人倒是勉勉强强能接受,因为这里面既有很强的操作性,也有巨大的利益在里面。 都说美国人不懂得变通? 其实美国人是非常擅长变通的,关键是利益,只要有利益,美国人便懂得变通。 刘韬参与此次的交流会以及对话,目的也是基于双方的利益。 缓解气候变暖,这是全球性共识。 全球性问题,就得全球各国一起携手解决。 不然的话,你努力解决,别人不努力解决,那也没用。 就像华夏,在治理荒漠上使出吃奶的力气,三北防护林执行了那么多年。 但是外蒙古的沙尘暴,直接让华夏叫苦不迭。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全球气候变暖之上。 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不然的话,这个问题就是无解的。 当然,各国在这方面表态都很积极,因为事关着国家形象,该有的态度就得有,但是对于怎么做、采用何种方式,争议那就大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