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李牧心里默念道,这也是他对五气境界的理解。 李牧以五种颜色作为象徵,以表明五行的关系。在他认为中,五色就是五行的代表,也是五脏的符号象徵。 李牧已经将天下的很多武学,甚至一些超越武学范围的典籍融入到了魔狱玄胎经里,其中就有佛家的如来神掌,魔门的道心种魔,道门的战神图录,里面综合了天下人的理解,李牧的魔狱玄胎经也包含着五脏之气的认识,这是十分全面的。 不过,李牧的魔狱玄胎经黎还有对五气境界自己的独特见解,他提出了五脏之气随着阴阳的转换而有不同朝元方式的观点,以为日月运行之间,当一阳始生的时候,五脏之气乃朝于“中元“,所谓“中元“实际上就是以两乳之间为基准而切入的中丹田; 魔狱玄胎经上面的大日就是对中元的理解,五气境界与三花境界具有很大的相同。 当一阴始生的时候,五脏之液朝于“下元“,所谓“下元“就是以肚脐以下一寸三分为基准的下丹田。 魔狱玄胎经里的下元就是满天的星辰,这也是李牧的另一番见解。 李牧以神光察照,以水之壬气、火之丙气、金之庚气为帅导,三阳上朝于天宫(脑门)内院,于是心神也返于天宫,五气也就朝于上元。 魔狱玄胎经上面甚至绘制了“五气朝元图“,便于李牧明了其要领。这幅图是李牧从生命发源的问题入手,首先指出了凡俗之人五常(五行)异地而五方异气的情形,进而说明了李牧自身合炼五气使之朝元的可能与方法门径。 在李牧看来,人的五脏本来有青、赤、黄、白、黑五帝镇守,五帝则以天干、五行、数字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其功能。 青帝受甲乙木德之三气,赤帝受丙丁火德之二气,白帝受庚辛金德之四气,黑帝受壬癸水德之一气,黄帝受戊己土德之五气。修炼之人,就是要促使分散气气汇通聚合,所谓“攒五簇四会三合二而归一“就是通过会聚而使朝元的过程。 金德之四气与水德之一气汇通而成五,木德之三气与火德之二气汇通亦成五,中央自有五气,“三五“相聚,四大安和,五气则朝元而聚于顶,体现了内丹修炼的一种高级境界。“五气朝元“的景象 魔狱玄胎经终于停下,不过体内的“三花聚顶“景象竟然开始呈现,或者在同一时间,或在稍息之后,李牧忽然感觉呼吸之气自然地完全停止,周身绵软,不藉后天的呼吸而温暖怡适,平时所谓的内呼吸,丹田的呼吸这时也自然的停止了。 只是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李牧偶然的需要极其轻微的呼吸一次。此时有如在风和日丽的景象中,微风不动,水波不兴,身心内外,天地人物,无一而非安于“中和“的本位,更不知道有我身的存在或无我身的存在,这些平时的感觉和思想,统统都自然地去得无影无踪了。 此时第一气破,心藏神,后天为识神,先天为礼,空於哀,则神定,南方赤帝之火气朝元。 整个元气带着一丝火气,这就是火之朝元。 紧接着第二气破,肝藏魂,后天为游魂,先天为仁,空於喜,则魂定,东方青帝之木气朝元。 元气火星中涌现出一丝绿色,火烧木,木之朝元诞生。 第三其破,脾藏意,后天为妄意,先天为信,空於欲,则意定,中央黄帝之土气朝元。 元气中喷射出一股包容万物的气息,将火烧木牢牢地包含在一起,这就是土之朝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