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帝者,何罪之有?” “这天地秩序,本就是强者为尊,由强者书写。” “所谓天规,不过是强者用以束缚弱者,巩固自身统治的枷锁罢了。” “吾若为帝,天地法则,皆由吾定!” “何人敢违逆,何人敢不从!” 言罢,东华帝君一声怒喝,剑气如虹,纯阳剑直指向瀛洲海岛,声震四方: “瀛洲九老,何在?” “孟昊在!” 孟昊应声而出,身姿挺拔如松,一袭黑甲闪耀着冷冽寒光,红披风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 他手持方天画戟,戟尖闪烁着幽幽寒芒,气势如虹。 “苍何在!” 苍何亦现身,银发如瀑,玄衣随风飘动,周身剑气凝霜,仿佛将周围的空间都冻结。 他战意盎然,双目赤红如血,犹如一头即将暴走的猛兽,随时准备扑向敌人。 “沉晔在!” 沉晔紧随其后,银发蓝袍,身姿飘逸,手中长剑“沉晔”寒光闪烁,如同一泓秋水,却蕴含着无尽的杀机。 “连宋在!” 连宋一双白底云纹靴踏地有声,一身素白锦袍随风轻舞,他手握戟越枪,枪身散发着淡淡的银光,英姿飒爽地而出。 …… 此乃瀛洲九老,各具神通,都是东华帝君的心腹。 其中一部分,乃是东王公昔日麾下之残部。 他们曾是“洪荒仙盟”中的中流砥柱,历经无数神魔大战,虽大半身死道消,但仍有部分强者,侥幸逃脱了天地浩劫,幸存于世。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朝不认前朝人。” 这些前朝旧臣,在新天庭的秩序之下,自然难有立锥之地,备受排挤与冷落。 曾经的荣耀与辉煌,皆成过眼云烟。 然而,当他们听闻东王公虽已陨落,但其纯阳之魂竟转世为东华帝君,重现于世,心中不禁燃起了一丝希望之火,纷纷投奔而来,誓要追随东华帝君,再次共图大业。 …… 只不过,瀛洲九老常年隐于瀛洲海岛之中,所以名声不显。 …… 另有部分人,或是海外散仙中的佼佼者。 然而,天庭之地,早已被三清门生故吏牢牢占据。 三清子弟占据了绝大多数重要官职,掌控着天庭的权柄与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庭的体系愈发僵化,权力的分配格局也近乎固化,犹如一潭死水,再无波澜。 寻常散仙即便拥有通天彻地之能,挑山担月之功,也难以踏入凌霄宝殿为官,只能在天庭中从事一些养马、弄花之类的琐碎之事。 更遑论施展抱负,一展所长。 近年来,诸多三岛散仙虽侥幸位列仙班,但大多只是徒有虚名,并无实权。 他们饱受天庭三清门徒排挤,虽在天庭体系内,却沦为了天庭的“体系边缘人”。 他们在天庭中处处受气,有苦难言,心中的怨愤与无奈,与日俱增。 说白了,三清的门生故吏,是“仙界贵族”,这些仙界贵族执掌天庭大权。 而普通的散仙,是“仙界寒门”,在这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寒门子弟自然难以向上爬。 玉帝虽掌天庭,也在培育自己的亲信,但也难改变此现状,毕竟三清弟子才是天庭之基本。 仙界贵族和仙界寒门,这矛盾久矣。 东华帝君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矛盾,借此契机,广纳贤才,凝聚旧部。 比如: 哪吒杀了东海龙王之子敖丙,那他就救敖丙…… 有些玉帝不用的人才,他就招来用…… 东华帝君将那些怀才不遇、心怀壮志的仙家一一拉拢至麾下,共同谋划着颠覆旧有秩序、重塑天地规则的宏图大业。 这么多年来,倒是也拉拢了不少散仙。 …… 东华帝君乃如今的男仙之首,三界海外散仙之主,为“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 他掌管着十洲三岛,统御着海外诸仙,被尊称为“烟霞第一神仙”。 其前世东王公,又是洪荒世界第一任天庭之主,也是天庭正统。 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提携玉龙为君死,报君黄金台上意! 仙家众多,面对东华帝君的号召,众仙反应不一。 有顾盼左右者,他们心存疑虑,担心此事风险太大,一旦失败,将万劫不复。 有临阵退缩者,他们安于现状,不愿再卷入这纷争之中。 但也有积极响应者,他们被东华帝君的豪情壮志所感染,愿意追随其左右,搏出一个富贵出来。 …… 九霄云裂,紫电如龙蛇游走,三岛十洲苍穹之上,骤然绽开万道鎏金光华,恍若星河倒悬。 东华帝君不再掩饰,踏云而上。 只见东华帝君的九旒帝冕垂落星辰珠帘,玄色帝袍绣着日月山河,早已经准备的天帝之袍浮现。 此时的东华帝君,早已经是“帝袍加身”。 其周身萦绕三千纯阳之气,正是“先天纯阳功”运转至巅峰之兆,炽烈威压令天际流云尽成齑粉。 这位执掌十洲三岛的“纯阳剑仙”,仅是横剑当空,未出鞘的先天纯阳剑已引得百里云海翻涌如沸,剑意直冲云霄。 “三岛十洲诸仙听令!” 东华帝君开口时,九霄云气尽作金玉相击之音,声波震得蓬莱仙岛外围的护山大阵明灭不定: “三岛十洲乃东王公祖地,昔年东王公执掌洪荒天庭时,尔等先祖皆受洪荒天庭荫庇。” “今朝朕重归三界,当续天庭正统,凡我海外修士,速来共证大道!” “我等仙道本该逍遥,何须受制于封神榜上,与那玉帝为奴为婢?” “尔等可愿随朕,重振天庭荣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