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时,王重还在论文的摘要中,第一行,写了一排小字, 【本论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虽然有点装,但是王重觉得这句话实在太霸气了。 当未来有一天,后世学子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一看开篇, 哇!本论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这也太能装了吧! 然后再看作者,王重! 哦,那没事了。神写的,自然不用参考文献。 想想就激动。 整理好论文,王重检查了一下错别字,都是英文字母,看的王重眼睛都花了。 王重的愿望就是,未来的有一天,全世界都说华夏文。 让老外也考华夏的四级,六级,八级。 就比如, "你的牙真好看!” "哦,那是假的。” "啊,真的假的?” "真的。” 问:牙是真的还是假? 这种题目,保证老外一考一个不吱声。 等论文彻底检查三遍之后,再也找不到错别字,王重把整篇论文拷贝到移动硬盘里, 趁着天还没黑,赶紧往齐鹤云的办公室跑。 齐鹤云依旧没在学校,而大师兄今天也没来打扫房间,王重像回自己家一样,拿出钥匙打开门锁。 之前注册油管账号的时候王重就已经注册了邮箱,但是王重不想把X的邮箱和这个论文的混合在一起。 于是又重新注册了一个邮箱,把移动硬盘里面的论文传到电脑上,发给顶级期刊之一的《SCienCe》。 之后便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了。 从投稿-初审-邀请审稿人-开始审稿-审稿意见-终审意见-如有必要作者修改再复审-接受。 整个审稿的过程,3-5个月是正常水平,一年也不是没有过。 像王重这种没有名气的大学生,甚至还是本科生的情况,根本不会有提前审稿这种优待。 王重不是爱因斯坦,就算爱因斯坦来到这个世界,都得先站起来敬两杯酒再说审稿的事。 王重不求能走个绿色通道,加速推荐审稿,只希望编辑能好好看看论文,别还没分交给审稿人, 就自作主张的给毙了。 毕竟这篇论文太离谱了,而王重又是一个在科学界没有任何名气和成果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