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振国点点头,算是默认了,确实不少钱,更重要的是,有钱也买不到。 但是没想到,常建军在花旗竟然这么清苦,连豪车都不认识。 “你们也别笑话我不认识他,我在花旗啊,天天要么待在实验室里,要么去开会,根本没有时间看这些新出来的型号嘛,有的开就行了,我年纪大了,不像年轻人一样,喜欢追求潮流!” 王重老实的坐在车上,但还是感觉自己中了一枪,只能无辜的看向常建军。 常建军根本没有理会王重,只是一个劲的摸着汽车内饰,体验乘坐感受。 直到下车之后,常建军在进入科学院办公楼的时候,还时不时的回头看那辆送他过来的车,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刘振国有些头疼,提高刘建军的待遇,不让归国科学家寒心,是他要做的事情,但是这车,他还真送不起。 限量还好说,但是钱…… 在经费捉襟见肘的科学院,已经足以支撑起十来个小项目了。 除非厂家免费送! 不过,让刘振国更加头疼的是,在会议室里,常建军对科学院提出的建议…… 刘振国的脸色发白,甚至发青,看面容严肃的常建军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疯子。 王重陷入了沉思,时不时的看一眼常建军,又看一眼刘振国,还有科学院的高层,觉得常建军回来还真回对了。 自己也就能整顿整顿身边的人和事,常建军着 才是给华夏未来的科技发展打上一剂强心针啊。 常建军只提了三个建议, “建议科学院取消院士终身制,四年一次院士工作考核,合格者上,不合格者下。” “增加经费报销审核项目,所报之处必须一目了然。” “建立研究生、博士生包括教授双方的举报平台,简化举报机制,直达最高机构,给国家的未来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