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彼执天机,我握造化-《全知全能者》
第(2/3)页
这其实是药之一道上的自我印证,更是许广陵对于修行的某种跨体系解析。
筑基丹的问世,最大意义并不在筑基丹本身,而是意味着许广陵在修行大体系的基础构建上,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可以用“筑基丹”来阐述这种境界,也可以化药物为功法,用诸如“一元法”之类的功法,来阐述这种境界。
乱神香的问世,同于此理。
这意味着许广陵在修行大体系的构建上,又有了一个大的根本性的提升。
从“筑基”的基础层次,进入了由身入心的中阶层次。
而以这个世界通行的修行体系来说,就是,入门三境,凝元境、玄关境、开窍境,人阶三境,真一境、荣枯境、生死境,对于许广陵而言,基本就算是翻篇了,他更多的研究心力,会放在灵台境之上。
但并不是从灵台境修士入手。
一来,确实存在难度,没有适合的灵台境修士作为样本。
二来,就算有灵台境修士作为样本,这种研究也是不彻底的、不究竟的。
如果想彻底地研究身心互转、身心互化,还是得从基础阶段的修士入手,因为哪怕从凝元境到生死境的修行主体始终是“身”,但“心”的变化却是一直随之的。
如影随形。
而并不是从灵台境才开始。
也所以,不研究前面阶段而直接从灵台境入手,和水中捞月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换言之,也可以说,灵台境的根本不在灵台境,而在前面的每一个境。
只是如今的情况是,许广陵再研究这些境时,重心不再放在这些境的本身之上,而是放在这些境与灵台境的根本联系上。
就如小学生研究一朵花,是观看花的形状和颜色,然后将之画出来。
中学生研究一朵花,是识其花瓣、花萼、花托,乃至这朵花所在的植株,建立一个整体的模型和轮廓。
大学生研究一朵花,是研究这朵花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或紫色,其花朵和植株中又分别有着什么样的物质元素之类。
如此这般。
越往上去,研究越深入。
以至于同是研究一朵花,研究的内容却是千差万别。
乃至,可以用不同的“身份”,对这朵花进入研究,植物学家的身份,地理学家的身份,历史兼人文学家的身份,画家的身份,数学家的身份,药物学家的身份……
如此这般,不胜枚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