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把酒与君说-《全知全能者》


    第(2/3)页

    看许广陵就足够了。

    弟子已是如此,其师当是如何?

    而对于此,石九阳只能说,细思极恐!

    甚至,都不敢怎么细思,仿佛念头转到这个上面,就已经是对那等存在的亵渎。

    那位存在极大概率是天阶以上,而据石九阳的了解,地阶神通境的修者就有能够证得因果类的神通的,若天阶以上,而又身怀这等大神通,则此界之中,“凡有所念,皆有所感”。

    任何人,阶位在天阶以下的,只要想着,只要念头有所触及,便都有可能引发那等存在的感应。

    这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可怖可畏!

    通过石九阳的反应,许广陵基本也就探到了其对这个方面内容了解的底,于是有些东西就不打算细说了,而是开始直入正题:

    “那位老人告诉我,一个‘常人’的念头,受生老病死的影响,受昼夜晦明的影响,受贵贱穷达的影响,受热闹枯寂的影响,如此等等,凡身内身外环境但有所变,其念头也即跟着变幻。”

    “少年时的念头,和中年老年时的念头,是不一样的。”

    “身体健康时的念头,和身体有了病患不太健康时的念头,是不一样的。”

    “沐浴在日光之下的念头,和沐浴在月光之下的念头,晴好日子里的念头,和阴雨日子里的念头,也都是不一样的。”

    “忙碌时的念头,和闲暇时的念头,与人共处时的念头,和一个人独处时的念头,也还是不一样的。”

    “如此这般,太多太多的不一样。”

    石九阳再次点头。

    点头的同时,他的心里也在感慨。

    岂止是“常人”的念头千变万化,就是真一境修者,又能好到哪里去?

    嗯,其实是好不少。

    最主要的是有身体作为依托,不管念头或者说意识再如何像蓬草一般飘摇变动,在飘摇完了之后,都会被身体重新牵扯回来,回归清净,回归本来。

    这也是真一境的“真一”之核心所在。

    “但是。”

    许广陵话意一转。

    “不管这些倏忽变幻的念头如何之变幻,它们本身,却是有着轨迹可寻的,也是可以提纲挈领,从其万千枝叶之中,窥见其底下根系的。”

    听着这话,石九阳再次头皮发麻。

    这次头皮发麻的原因,是缘于当初晋入真一境后不久,石九阳听其师尊讲了一些关于地阶灵台境的修行之事,而其中,就隐约涉及到了这个。

    石九阳记得非常之清楚,当时他的师尊是这样说的:“石头,灵台境的修行说简单也简单,归根结底,探其究竟,也不过就是将一个人的‘心’归根结底、探其究竟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