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强龙-《白衣披甲》
            
            
            
                
    第(1/3)页
    冯子轩默默的站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交织点上。
    过了十几分钟,罗浩看完患者。
    “罗医生,协和的云教授一定能来么?”患者的母亲有些担心的询问。
    这时候她已经恢复理智,但还是带着一丝焦虑。
    上午带着孩子要跳楼的那一瞬间,是无数的委屈、对孩子未来的绝望集中在一个时间点的爆发。
    能活着,谁想死。
    “您放心,问题不大,咱们已经加了微信,您把云台的资料传给我,我尽快给您答复。”
    “要多久?”
    “24小时之内。”
    听到罗浩给出了准确的时间,患者的母亲才放了心。
    离开病房,罗浩和患者的母亲握手,又安抚了几句这才离开。
    来到护士站,罗浩抬手拍陈勇的肩膀。
    “走了。”
    陈勇和三病区的医生护士“依依惜别”。
    冯子轩看得有趣,罗浩的这个助手真心是个人才,用好了可以派上大用场。
    出了医院大门,罗浩深深吸了口气。
    “小罗,云教授能来?”冯子轩问道。
    “应该没问题。”
    说着,罗浩拿起手机。
    ……
    云台云教授正在吃饭。
    手机响起,他看了一眼。
    “谁呀。”
    “罗博士。”
    “哪个?那个么!”
    “嗯,那个。”云台拿起手机走出包间接听电话。
    很快,云台回来。
    “老云,罗博士那面怎么样。”一人问道。
    “还行,去年还在矿总,现在已经去了他们省里的医大一院。”
    “最近罗博士可是挺活跃,cns一周2-3篇,看得我直流口水。”
    谁又不是呢,云台心里想到。
    但罗浩有写论文的天赋,有些事儿羡慕不来。
    “罗博士什么时候回来?”
    云台摇摇头,示意自己不知道。
    他琢磨了一下,心思已经不在饭局上。
    等饭局结束,云台看了一眼时间,微微遗憾。
    第二天一早,云台早早的和柴老联系。
    老人家已经退休,正准备去钓鱼。云台干脆请一天假,屁颠屁颠陪着柴老。
    云台也是第一次见到专业的钓鱼车,柴老和他炫耀了几句,心情舒畅。
    罗浩买的,云台坐在钓鱼车上仔细打量。
    车没多贵,至少这点“小钱”云台没放在眼里。
    难怪罗浩讨老前辈们喜欢,这份心思用的是真足。
    等坐下开始钓鱼,云台只是陪着柴老闲聊,直到他确定今天运气好,鱼窝子里都是鱼,柴老钓的尽兴,这才张口说事儿。
    “柴老,罗博士联系我,要去飞刀,您有什么指示。”
    柴老看都没看云台,这帮小屁孩心里打的什么主意柴老一清二楚。
    “颌面部血管瘤总得有人做,一个个挑肥拣瘦的。”柴老淡淡说道。
    “是。”云台老老实实应了一声,挪了挪屁股,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准备的听柴老唱高调,灌输价值观。
    但柴老并没像往常一样,而是话锋一转。
    “小螺号前几天跟我联系来着,有关于论文。”
    云台竖起耳朵。
    “最近他开始发力,在《柳叶刀》和子刊发表了几篇论文。有关于颌面部血管瘤的研究,其实适合发在《Radiology》上。但小螺号嫌《Radiology》影响因子低。”
    艹!
    云台心里感慨了一句。
    《Radiology》是放射专业世界顶级期刊,影响因子在20左右,是最具权威性的期刊杂志。
    罗浩竟然嫌弃《Radiology》。
    啧啧,这话也就罗浩敢听,柴老也会当真。
    看来罗浩罗博士只能看上最顶级的期刊。
    “水”论文能水到罗浩这样,也算顶级了。
    浙大的那位流变方向的专家SCI论文发表极多——收录论文4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4篇;大于5的33篇;大于3的167篇。
    可罗浩竟然连影响因子20的《Radiology》都看不上。
    啧啧。
    云台深有感触。
    “我让他搜集至少100个颌面部血管瘤患者的资料,踏踏实实的把这部分科研做深。”
    “柴老,您的意思是至少100个患者才能发表专业性论文?”
    “嗯。”柴老点点头,愁苦的说道,“老了,总忘事儿,今天打窝子的东西带的不够。”
    云台愣了一下。
    柴老难道有什么深意?或者是在暗示自己什么?
    “你好好看着,我去去就回。”
    “您去哪?”云台下意识问道。
    “那面是个靶场,平时不用,我去淘弄点泔水。”柴老叹了口气,“有了钓鱼车后,倒是省心,可总丢三落四。”
    说着,他起身背手奔着不远处的靶场走去。
    原来没什么深意,云台哑然失笑,是自己想太多。
    不过柴老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暗中帮罗博士一把,让自己老老实实的去做手术,哪怕只是打着协和的旗号。
    至于好处,到时候共同作者肯定少不了自己的。
    似乎也行,云台心里想到。
    ……
    柴老“跋山涉水”来到靶场。
    最近相控阵雷达上显示这一片的鱼多,柴老就一直在这儿蹲点,三五天的时间里他早就对周围的一草一木了若指掌。
    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垃圾袋,柴老转悠了两圈,找到泔水桶的位置。
    以后可不能忘,他心里一边提醒着自己,一边用泔水勺撇着上面的沫子,寻找鱼愿意吃、可以打窝子的东西。
    “大爷。”
    “啊?”柴老回头。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战士眼圈红呼呼的,他上来一把夺走柴老手里的垃圾袋。
    “您有困难就说,别吃泔水。”小战士带着哭腔说道。
    “……”
    “走走走,去食堂。”小战士拉着柴老,不容分说来到食堂。
    柴老哭笑不得。
    这事儿闹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