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前途无量-《大明第一神将》


    第(1/3)页

    但也可以这么说,这些人,虽然没有通过正规军校学到东西,但却无一例外的,从战场上学得了很多的丰富经验和学堂里学不到的东西。他们会发现,会总结,会向身边的人学习。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慢慢的将自己的经验积累起来,厚积而薄发。

    所以,归根结底,这些人不是没学,而是学的方式和正常人不太一样。

    可话又说回来,有几个人天生就有那个天赋,就适合当将军呢?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不通过正规训练,他们只是一群拿着武器的农民。通过正规训练,则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战士。同理,未经学习,他们的指挥漏洞百出,但经过学习,就会有一批人,成为合格的中低层军官。

    针对叶富推行的全军学堂制度,下面很多人都表示了不满,但叶富却利用自己的威权,将所有不满的声音都压制了下来。

    甚至于,由于原定的新任第一镇统制闹得太大,叶富将其人以蛊惑军心、不遵军令为由当场革职下狱问罪,补充上的是叶富早在叆阳时的老部下,当年的屯田把总——宋汝良。

    此人是个极端油滑的人,论打仗没什么本事,但抱大腿却是一等一的厉害。

    自叶富发迹以来,此人曾多次向叶富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行贿,只为了能够捞取一官半职。这次由他来接任这个统制的职务,实在是天上掉馅饼一般的意外之喜。当初小小试百户,现如今也一步一步的升任了正千户。让他大喜过望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要抱着叶富的大腿,才会有好日子过。

    不过,此人虽然油滑得很,本事也小,但却有些个好处。

    其一就是忠心耿耿,叶富给了他想要的,他得了好处,就对叶富忠心不二。就好比是家养的斗犬,叶富在他不得志的时候拉了他一把,让他得以圆了自己的官迷梦,他就只对叶富一个人摇尾巴。至于旁人,就算是再好的骨头,他也不惦记。

    其二,则就是有自知之明。叶富刚刚任命他担任统制,他就巴巴的跑过来向叶富述职,竭力请求,给他补充一个懂打仗的参军长,还需要一个协助他管理队伍的副统制。他深知自己没两把刷子,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生怕耽误了叶富的事情,耽误他在叶富心中的好形象。他不是那块打仗的料,但他会要人啊!行家的话,他也愿意听从。

    叶富对此极为满意,当即将唐望手下一个比较有作战经验的副千户补充给他做参军长,顺便还从亲卫旅调了一个训练士兵、管理部队的行家去给他做副手。

    眼看着第一镇统制,堂堂正千户,就这么因为一次顶撞,就被下狱问罪。其他两个镇的新任统制也算是知道了叶富对此事的决心,当即不敢再多说什么。甚至于,第三镇的新任统制窦向光为了讨好叶富,起草了一份声情并茂的自荐书,请求补入将官班学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