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即使是在气候湿润,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鱼米之乡南方,亩产也不过2石到3石之间。 现在你楚知桁告诉我,你手里的水稻可以亩产12石,直接多了10石? 吹牛也不是这样吹的啊。 “小楚大人,您虽然是楚相之子,但也不能在陛下的万寿宴上信口雌黄啊?” “就是,这简直就是弥天大谎,年轻人急功近利,也不当这般。” “如此多使臣在这儿看着,小楚大人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就算小楚大人想从湘地调回京城,也不该扯下如此弥天大谎。” 一时之间,文官的嘴仿佛是淬了毒一般,开始攻向楚知桁。 然而楚知桁并不为这些话而动摇,只是目不斜视地看向前方,“陛下,这是微臣种植水稻的产量数据,请陛下过目。” 说着,他从袖子里拿出一方小册子,毕恭毕敬地双手呈上。 “此水稻是臣万里挑一培育而成,成熟的周期比正常水稻短,同时抗病抗旱能力也足,不仅仅是湘地可以种植,北方也可尝试种植。” 楚知桁掷地有声,“此水稻是微臣与礼部右侍郎宋大人共同培育而成,特意选在万寿宴当天献与陛下,恭贺陛下寿与天齐,盛雍长盛不衰。” 本来还在对楚知桁口诛笔伐的文官们,听到了宋婉仪的名号,瞬间就闭了嘴。 如果此时有宋大人参与,那可信度一下子就高了...... 场内的目光一下全部聚集到了宋婉仪头上,尤其是一众外使,看向宋婉仪的目光那叫一个锐利,如同刀子一般。 宋婉仪头皮一麻,赶紧起身快步走到楚知桁身边,“微臣愿以头上的乌纱帽为小楚大人作保,此水稻的确如小楚大人所言。” 楚知桁听了她的话,心中一暖。 他只告知了她,培育水稻成功了,其他什么都没有说。 而她,便如此相信他说的话。 丝毫不怀疑他所言的,亩产12石是夸大其词。 楚知桁不知道的是,即使他说亩产14石她都是信的,毕竟这三系法杂交水稻,是袁院士发明的。 那可是杂交水稻之父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