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儒诡异一笑道:“主公勿忧,儒已经有主意了,让袁绍他们待在原地,不敢轻举妄动。” “主公可以调出三万铁骑,然后分成六队,一队五千人,由六名大将统帅。” “让他们不分昼夜,轮流在联军周围来回疾驰,令他们心生疑惑,无法实行分兵的奸计。” “主公就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快速回来到洛阳,主持迁都之事。” 董卓拍手称赞,笑道:“文优良计,可安天下。” “我无忧了!” 李儒讪讪一笑,不敢苟同董卓的话。 李儒他还清晰记得他出的连环二次夜袭之策,结果被袁叙识破,导致数千精锐骑兵葬身于袁叙大军。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移都长安,董卓也不是个磨叽的人。 董卓点起了樊稠、张济、李肃、李蒙、赵岑、王方各领五千铁骑,分时间段来回奔走于联军大营附近,还时不时对着联军大营来阵箭雨,时不时扔些火把,时不时敲锣打鼓。 反正就是凭借骑兵的来去如风的优势来骚扰联军,等联军士兵一出出来,西凉骑兵就跑,不与联军交手。 此外董卓还让吕布作为六路骑兵的接应使,亲率一万铁骑随时准备接应这六人,以防出现什么不测。 …… 袁绍、曹操等人在营寨上望见西凉铁骑齐出,呈现出千军万马的气势,心生疑惑,一时间琢磨不透董卓的心思,只能选择暂时偃旗息鼓,按兵不动。 人群之中只有袁叙隐约猜到董卓这是准备撤军的前奏。 …… 另一边,董卓则是带着李傕、郭汜等人夜以继日地赶路,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到洛阳,召集了在洛阳的百官公卿。 董卓用李儒那套说辞来说出迁都长安之事。 迁都乃国之大事,而且百官公卿也猜到了其中缘由。 肯定是董卓在前方和袁绍等联军交战不利,所以才打着迁都长安的幌子来撤退,以此来暂避联军的锋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