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时候,刘志安听完助手的汇报,沉吟几秒后问道:“标价溢出了多少?” 助手再次看向统计报表格,回答道:“现在平均下来,是百分之二十七。” 翡翠原石这玩意和古董一样,任何一块料子,都没有一个公正的市场价。 通常来讲,都是买卖双方各自出价,然后彼此协商达成最终的成交价。 可以说能决定一块原石价值的,除却原石自身品质,还得看买卖双方的意愿。 如果卖家急着脱手,价格自然会低,倘若买家觉得有赚头,那对于价格容忍度也会更高。 不过自从吃下平洲帮之后,刘家也把国内翡翠市场蚕食的差不多了,到如今已经形成较为合理的采购方案。 就例如采购翡翠料子时,刘志安的做法便是派出专家鉴定,而后由专家自己出价。 等到原石买回来,再根据专家买涨或者买跌的份额,给予相应的奖惩。 这对于刘志安来说,既是因为手握市场,但缺少货源的无奈之举,也是通过控制KPI,来压榨专家的每一分价值。 此刻听到助手报出来的数字,刘志安的脸色瞬间又阴沉几分。 林凡的定价,比几个专家的出价高出百分之二十七,这就说明林凡已经对专家的报价早有预料了。 高出的这些价格,既让刘志安觉得难受,又没办法去找林凡的麻烦。 翡翠原石这东西的价格本来就不固定,林凡就咬死这个价格,刘志安还真没有任何办法。 当然,他也可以放弃这批原石,不过这样一来,他就无法再去指责林凡违约,毕竟原石摆在那儿,是你自己不买的。 倘若林凡给出的价格过高,哪怕是高出五成以上,刘志安都还能指责林凡是在故意标高价,不肯完成合约。 然而现在溢出不到三成的价格,却让刘志安进退两难了。 如果买,一百亿里有二十七亿就相当于打了水漂。 如果不买,又帮林凡解除了合约的限制。 咬着牙思忖良久,刘志安这才做出最后决定。 “价格暂时先不管,让大伙继续鉴定,先把价值一百亿的原石挑出来再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