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人之将死-《重生之不浪了》
            
            
            
                
    第(2/3)页
    李时珍答应:“可。”
    于是,楚尧看一眼正在活动的姐妹俩,便是起身,交代一句,朝着叶波那边而去。
    他住在这里。
    偶尔,早晨会有邂逅,简单聊几句,或者一起锻炼。
    自从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又和老婆离婚后,叶波一直过着一种深居简出的生活。
    求生欲很强。
    楚尧去过他那里一次,每次去,几乎都是看到他在喝茶,看书,伺弄草草,以及……写书。
    和他聊过。
    他说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写出一本属于自己的自传,这一生的故事。
    不知道什么时候死。
    但,总得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能留下什么?
    财产?
    那并非是自己的。
    血脉?
    倒是儿女双全,但亲情早已淡漠至极。
    所能留下的,唯有……文字。
    这是不朽的东西。
    即便,他自己写的自传,没有什么人看,但,即便不那么璀璨的思想,依旧也是思想,也有价值。
    对于他这种豁达的态度,楚尧是相当赞许的。
    ……
    路上。
    给叶波打了电话。
    他在家。
    于是楚尧径直前往。
    途中路过一家小区里的药店,李时珍好奇,让楚尧进去看一眼。
    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药,大都是西药,没有中药的药柜,他仔细观察各种,惊奇、欣慰、感慨。
    以现代之医药发达程度,自然是远超前朝,有不少药物的各种药效,在他看来,简直神异。
    念及此,些许的门户之见,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他把这些讲给楚尧。
    楚尧笑着认可。
    这就是大医的胸襟。
    只是……
    在看到药房里“买药送鸡蛋、充值有优惠”的促销活动时,李时珍愤然批判。
    “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
    这个时代,医术水平提高了。
    但,医德却是坏掉了。
    楚尧还是笑着点头。
    走出一段路之后,却忍不住和他讲了些“经济规律”的事情。
    卖药走量,走更多的量,便能赚更多的钱,赚到更多的钱,便能刺激药企研发生产出更多的好药,如此,也是为救更多人。
    自己说的这话,楚尧自然是清楚,有对的部分,也有强词夺理的成分。
    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其实之所以这么说,既有为时代辩解的因素,也有点给他宽心的成分。
    文化因素,是要基于生产力基础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