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是被收为徒弟,应该是进太史局吧。”贺箐也不太确定,毕竟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不过能做国师的徒弟,传承其衣钵,将来必受重用。” 宋令仪没太把这事儿放心上,刚才连节选的《天文志》都读得磕磕巴巴,要是真去系统地学习,脑袋都要炸了。 ………… 下午上课之前,宋令仪去了一趟内文学馆,洛学士吩咐她去取上课要用到的典籍。 本意是让她和李鹤微一起去的,可李鹤微一到点人就不见了,宋令仪只好一个人去了。 午后天晴,宫中肃静。 她抱着重重的竹牍迈上千步廊时,看到了一个颇为熟悉的背影 ——是谢砚书 武安侯府的老侯爷年轻时曾跟随女帝陛下南征,而侯府独子谢砚书出生于大捷之日,加之他自小聪慧过人,故深受女帝陛下喜爱,今日是侯府夫人携谢砚书一同入宫请安。 谢砚书负手立于廊桥上,一袭银灰色软段圆领长袍,就连炽热的日光对他也格外偏爱,明澄澄落在他的肩头,好似镀上一层柔和的光,芝兰玉树,举世无双。 他垂眸看着廊桥下来往的宫人,余光忽而瞟到一个熟悉的清隽人影,旋即侧身看去, 炽热的阳光从高处照下,映亮了来人雅致如山水的眉眼。 在看到宋令仪的那一刻,谢砚书的眼底如乌夜晨星,乍现很细碎克制的芒光。 宋令仪本想装作若无其事直接走过去,可又想到这是在宫里,他是侯府的小侯爷,地位尊贵,不行礼招呼的话,实在太失礼了。 走近后,不等她主动招呼 谢砚书率先道,“宋姑娘这是要去哪儿?”语气热络 “……回小侯爷,奴婢是要去文昌阁。” 谢砚书了然点头,“可是你抱这么多竹牍,会不会很累啊?” 宋令仪挤出一丝假笑。心想,这小侯爷问得可真有意思,不累才怪呢,要是真关心,就赶紧放她过去吧! “还……还行。”言不由心 话音刚落,手里的重量骤减 竟是谢砚书将大半的竹牍接了过去,“我帮你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