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除匪患吴郡安定-《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2/3)页

    陶应当然非常高兴了。

    历史上,凌操就是在孙策攻入吴郡的时候,投入其麾下的,随孙策转战江东,官至破虏校尉,立下了不少战功。

    而他的儿子凌统更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良将。

    陶应封凌操为军司马,自己麾下刚好有一万兵马,便由他暂时统领,进行日常操练。

    凌操当然非常高兴了,这是主公陶应对他的重视,也是要重用于他呀!

    只要自己以后再立功劳,那很有可能会封将军,光宗耀祖不是没有可能,这也让他发誓,以后一定要绝对忠于主公。

    看着凌操非常感激的样子,陶应也很感慨,还是要实力强大!

    现在要招揽一个名将,可比当初容易多了。

    就这一点,也可以和袁家兄弟比了。

    书房之中,陶应悠闲的翻看着一些书,以及暗从各处送来的情报。

    这一段时日,他确实很悠闲。

    九江的政务陆康打理的井井有条,自己麾下兵士的训练有凌操。

    钱财不用愁,兄长陶商的生意越做越大,糜家的商队也已遍布大汉十三州,除此之外,陈家和曹家的生意也都是越做越大。

    所有商家,陶应都会从其利益中抽取一成,作为军费。

    商家没有不满意的,有徐州的兵马保障商道畅通,就是给了他们很大的利益,抽取这一成又算得了什么。

    自从左伯纸畅销之后,也出现了一些“新书”。

    当然这不是印刷的,而是抄写的。

    陶应也曾想过是不是将印刷术给弄出来,能刻印章,自然能够制作活字印刷了。

    但是想一想,打消了这个念头,乱世之中,人才大多都来自于世家,而书籍是世家的命脉,此时与世家争利,实为不智,只有等到自己实力绝对雄厚,占的地盘也多了,逐步建立许多书院,需要大量书籍出现的时候,印刷术自然会应运而生。

    任何一项新科技,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强行推出,必是一个畸形的产品。

    而且这些抄的书,不但传承着文化,还传承着书法啊!

    他现在已经收藏了好几本,除了佐伯、韦诞、张芝、蔡邕的之外,还有吴郡顾雍、荀攸的等。

    因为自己喜欢这样的新书,也喜欢收藏这样的新书,许多官员都在抽时间抄写,想要送给自己。

    陶应得知之后就更高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