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败王威站稳攸县-《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2/3)页

    晚上,陶应在县令府大摆酒宴,为将士们庆功。

    这一战之后,徐州兵可以在攸县站稳脚跟了。

    荆州的这些俘虏还不错,大多都是青壮,在各营补齐之后,又有五千兵马。

    这样陶应在攸县的兵马,不算骑兵营就达到了两万。

    现在已经到了秋收时节,攸县以东的几个县城,长沙太守府是管不了了,徐州兵帮助附近的百姓收了庄稼,当然也收取了相应的粮食作为税收。

    县令府的那些官员,并不在乎长沙到底属于刘表还是陶应,他们只做自己的事就行了。

    张辽的五千兵马,太史慈的五千兵马现在都已经补齐了,留在了攸县。

    还剩下五千兵马,也留在了这里,总共一万五千,以张辽为统帅,太史慈为大将。

    同时,命令县令府的官员开始组织人员加固城墙。

    这里将来要作为攻打荆南四郡的桥头堡,自然要打造一座坚城了。

    秋收结束之后,百姓也都闲着,有充足的劳力,因此可以很快完成。

    一万五千兵马,又有张辽和太史慈这样的名将,纵然荆州刘表集结五万兵马,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攻破。

    而赵云的骑兵营暂时驻扎在豫章。

    王威兵败之后,刘表也没有再派兵马攻打攸县。

    一战就折损了一万五千兵马,这让刘表感觉到非常肉疼,因此,采纳了蒯良的意见,让黄忠和王威率领剩余的一万五千兵马驻扎在长沙城,面对陶应,不再主动进攻,以防守为主。

    陶应在攸县的兵马并不多,也不可能主动攻打长沙,双方处于和平的对峙状态。

    年底的时候,陶应终于回到了九江。

    南方三州,荆、徐、扬之间的战争也终于停了下来。

    而在这场三方大战中,真正的胜利者是陶应。

    不但拿下了丹阳,也占领了长沙的攸县。

    袁术的得失还算平衡,以前是两个郡,现在也是两个郡,只不过由丹阳变成了江夏。

    从地理位置来看,江夏更重要,因此袁术基本还算满意。

    同时,他得到了孙坚的兵马以及旧将,程普,黄盖、韩当、孙策、周瑜、孙贲、徐琨的加入,让他对争霸又充满了信心。

    不过这些人到底忠不忠心,还很难说。

    刘表丢了江夏,但他并不后悔,因为他得到了传国玉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