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求贤令唯才是举-《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2/3)页
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韩猛、淳于琼等,个个悍不畏死,终于取得了一场大胜。
白马义从被全歼,公孙瓒的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只能撤回幽州。
张燕也折损了两万多精兵,退回黑山,不敢再轻易侵扰冀州。
看着战报,陶应都有些感慨,此时袁绍的名气很大,倒也不是完全因为四世三公的背景。
在吕布面前都敢于对着董卓亮剑,袁绍就不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只不过后来实力越来越大,那种血性没了,在官渡之战中才昏招连出,被曹操击败。
倘使袁绍有此时一半的果决,官渡都不会败。
“麴义真乃名将也,袁绍麾下,也是人才济济!”张纮非常感慨,“北方之争,最终公孙瓒会败亡,而袁绍也会成为主公今后最大的敌人!”
这一战之后,袁绍和公孙赞的实力已经相当了,可是论威望,公孙瓒就没法跟袁绍比了,更何况幽州还不稳定。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张纮觉得,袁绍会最终胜出,甚至能够统一北方。
“除了袁绍和公孙瓒,北方还有一个曹操也不容忽视,因此我倒是觉得,公孙瓒不会那么快败亡,北方将会鼎足三分,主公将来的敌人到底是谁,现在还不清楚!”郭嘉说道。
“我也赞成奉孝之见解,袁绍不敢全力攻打幽州,他肯定要提防曹操!”荀攸说道。
他们两人其实都更看好曹操,虽然曹操此时的名气没有公孙赞和袁绍大,人才也不多,但戏忠和荀彧有多大能耐,郭嘉和荀攸是最清楚的。
以前历史中,袁术在淮南的实力强大,牵制住了曹操,徐州又是一块肥肉,吸引着曹操,因此才让袁绍和公孙赞放开了手脚,在北方大干了一场。
现在由于陶应的出现,北方的形势更复杂了。
吕布已经到了并州,他也会成为一个关键的因素。
“北方的事情,我们只要关注就行了,主要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南方,现在我们的地盘扩大了,百姓的生活也都好了,粮草充足,兵强马壮,但是人才还是太少,尤其是各县官员短缺,本将军想发一道招贤令,更改举荐的要求,唯才是举,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关于招纳贤才,陶应想过很多,在世家还能左右一切的时代,科举根本不可取。
历史上的曹操曾经推行过唯才是举,前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后来又成为曹魏政权致命的弱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