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欲出击袁术点兵-《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庐江,舒县,将军府。

    袁术坐在正位上,脸上难掩其兴奋。

    陶应早已去了荆南四郡,城外大营最多两万兵马。

    本来他早就下令劫营了,城外纪灵的大营中就有近三万兵马,而且都是他麾下的百战精兵。

    加上城中的兵马,两面夹击,顷刻间就能将陶军大营攻破。

    此时整个扬州,陶应还有多少兵马呀?

    寿春空虚,丹阳空虚,吴郡空虚,甚至是广陵,也没有兵马,整个淮南唾手可得。

    至于说豫章和会稽两郡,他根本就看不上。

    只要立足于淮南,就能很快壮大力量,到那时,到处都是袁氏门生故吏,陶应还怎么和他抗衡。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可是阎象一直劝他谨慎,城外的纪灵也是如此。

    再要是谨慎下去,陶应的兵马从荆南四郡调回来,那最终是坐以待毙。

    “主公,还需谨慎……”

    “阎长史,还要谨慎到何时?”袁术打断了阎象的话,“此时,陶应在长沙沉迷于酒色,正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难道等陶应醒过来?陶应年轻气盛,可是他麾下的那些将领,那些官员,难道都年轻气盛?郭嘉不会劝他?太史慈、张辽等人不会劝他?”

    “这……”阎象一时之间竟然哑口无言。

    关键是袁术说的在理啊!

    现在的确是个好机会,像这样的战机若不抓住,稍纵即逝。

    如果放在其他情况下,他肯定会支持。

    但是现在,主公的确输不起啊!

    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城外陶军大营中,难道真的只有两万兵马?

    万一还有呢!

    可是陶应要拿下荆南四郡,没有四五万兵马,肯定不行,而且从斥候传来的情报看,彭城、下邳、莒县、开阳,陶军都增兵了,这至少有两万。

    这样算来,陶应城外军营中的兵马,最多也就是两万。

    可阎象心里依然是不踏实。

    “主公,不如等开阳更详细的情报传来……”

    “阎长史,开阳的情报已经够多了,还能等到哪些?”杨弘也打断了阎象的话,“于禁率军突袭东海,陈到去解围,结果中了乐进的埋伏,折损了许多兵马。可是应劭的粮草却被劫了,双方打了个旗鼓相当,现在都在对峙,一时之间不会再有大战,他们都在看庐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