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拟官制《九品中正》-《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2/3)页

    “主公英明!”虞翻听了陶应这番话之后,拱手行了一礼,他非常满意,主公虽然年纪不大,但这种定力,绝非常人所有,称王这么大的诱惑,竟然不为心动,霸业岂能不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金玉之论也!”

    “属下也赞成,称王之事,将来必定有水到渠成之时!”郭嘉也拱了拱手说道。

    张昭、王朗对陶应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论又大加赞赏了一番。

    “主公,是属下有些着急了!”华歆也表达了歉意。

    细细一想,他确实有些着急,一旦称王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主公是天下最强的诸侯,可也很难挡住其他诸侯的联合攻打呀!

    何况陛下还在阳翟,人家占据着大义的名分。

    “刘表终于把传国玉玺交出去了!”对于这条消息,陶应根本不在意。

    “江夏丢了,刘表非常惶恐,交出玉玺,乃是希望朝廷给予援助,只是主公和刘表的赤壁之战,水军的作用非常大,无论是曹操,还是司州的吕布,起的作用都不大,唯独益州的刘璋,能解刘表一些燃眉之急!”郭嘉笑了笑,“只是刘备真正看中的,恐怕是江陵,同样曹操和吕布看中的,也将是南阳,刘表败亡已不远矣!”

    “奉孝言之有理!”

    主公对传国玉玺不动心,那在其他人看来,也就是一块玉石而已,没什么值得讨论的。

    “长文,关于官员的品阶律例,你拟定的如何了?”陶应问陈群。

    “回禀主公,已经初步完成,正欲让主公和众人探讨,去妄存真,以便确定!”

    “好,长文,你且说于众人!”

    “诺!”

    陈群站了起来拿出了自己的初稿。

    “奉主公之令,制定官员的品阶律例,以此来选用和任用官员,以及官员的升迁。此法可称《九品中正制》,亦可称《九品官人法》。州设大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官,由本地推举有名望的人担任。由中正官将当地人才按生、德、才、行四方面评定,写出评语,并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作为选任官吏的依据。”

    陈群说完这一段后后,停了下来,明显是在等其他人表达见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