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祭孙坚情动众将-《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三月。

    大汉天下,从南到北,又是刀兵四起。

    完全没有因为天子逃离李傕郭汜的魔掌,重新定都阳翟之后,为天下百姓带来想象中的太平。

    而唯一太平的,则是徐州和扬州。

    无论是百姓,还是天下有识之士,皆在谈论大将军陶应,许多人都认为,只有陶应,才能够为天下带来真正太平。

    北固四句已经被奉为经典,人人都在向往大将军在完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理想之后的那个盛世王朝。

    徐扬两州的许多百姓,已经在私下里称陶应为太平王了。

    而北固山也有了太平山之称。

    相比于其他各州的大战,徐扬两州对陶应将要进行的赤壁大战都非常支持。

    这场大战的规模,也是整个天下最大的,战场沿着长江,东起江陵,西至夏口,蔓延数百里。

    双方真正争夺的焦点,则是赤壁。

    陶军在长江南岸,荆州军在长江北岸。

    正月,孙策突袭了夏口,便为这场大战拉开了序幕,之后双方开始调兵遣将,几乎把所有的兵马都集中到了长江边上。

    刘表在汉津渡驻扎了一万兵马,由蔡瑁统领。

    既可以挡住陶军由夏口沿汉水北上,突袭襄阳,同时也可以在关键时刻顺流而下,进攻夏口。

    一旦夏口被控制,向东可以突袭江夏、庐江,而向西,则会投入赤壁战场。

    因此,陶军在夏口也驻扎了五千水军,由蒋钦周泰统领。

    在赤壁,陶军集结了十二万大军,其中水军有两万,徐晃、臧霸、孙观、凌操、邓当、孙策、周瑜、程普、黄盖、韩当、甘宁、鲁肃等将领,荀攸为军师,而且大将军陶应以及郭嘉、许褚、典韦等,也正在向赤壁赶来。

    长江北岸的荆州军也不弱。

    刘表集结了四万兵马,南阳张济两万兵马,益州刘璋派扬威将军费观、以及吴班、吴懿率领三万兵马也来助战,所有大军共计九万。

    天子刘协下了诏书,让大将军陶应和镇南将军刘表立刻罢兵言和,各守疆界。

    而陶应也上书朝廷,此次出兵,只为确保长江商道畅通,使扬州、荆州能够正常通商,繁荣南方的经济,使官府商税增加,百姓生活富裕。

    如果刘表能退兵,那么他绝不会兵进襄阳。

    这些说辞都毫无意义,最终还得靠实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