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各诸侯埋头发展-《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历史的车轮驶进了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

    400年的风雨侵蚀着大汉衰颓的根基,然而在摇摇欲坠中,大汉却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和平的一年。

    普通百姓欢呼雀跃,大汉似乎又一次要中兴了。

    但那些有识之士明白,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到来之前的一点点宁静罢了。

    大汉朝廷已经名存实亡,三大诸侯都在积蓄力量,只要有机会,谁愿意三分天下呢?

    而真正的胜出者,又怎么可能与大汉朝廷共存?

    除此之外,还有三股小的势力,他们尽管小,但不排除野心,而且是很大的野心,那就是西凉马腾韩遂,益州刘璋刘备,以及交州的士燮。

    当然,他们想要撼动三大诸侯是不可能的,最大的野心,也就是偏安一隅。

    从正月开始,徐州就是一片喜庆,早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下邳城更是让人感到,仿佛天天都在过年。

    大将军、吴侯陶应,难得的全家都在这里过年,州牧府当然要庆贺一番了。

    而这种庆贺,从新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准确的说是从陶应一家回到下邳的时候就开始了。

    因此,大汉天下许多客商全都云集到了徐州,庆祝必然要花钱,花钱那他们就有了商机。

    何况在今年,新书推出之后,文人、世家、官员之间的送礼,便将新书作为最高级别的礼品。

    而新书只能在徐州、扬州和荆州买到,而且徐州最为丰富。

    其实,新书的制作,大家发现并不难,雕刻一副底板,代价也不是很大,尽管北方的书法大家没有南方多,但也不是没有,现在的每一个文士,都算得上半个书法家了。

    关键是左伯纸贵啊!

    本来都已经是紧俏商品了,而自从新书问世之后,更是供不应求。

    没有纸,怎么印刷?

    假如高价买来,那又能有多少利呢?

    商人无利不起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