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夏侯惇战死河东-《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主公,曹操和袁绍大战非常惨烈,双方都折损了许多兵马,还有一些大将!”讨论完交州的情况,郭嘉又拿出了几封北方的战报,“河北上将颜良、文丑都阵亡,而曹操的心腹爱将夏侯惇也战死了!”

    “夏侯惇也死了?”陶应感到有些意外。

    尽管陶应的出现产生了很大的蝴蝶效应,但有些历史的惯性,还是很难改变。

    比如袁绍曹操之战的最终战场会在官渡,而白马之战是官渡之战的前哨。

    双方的兵力与以前历史中相比,虽然有所不同,但将领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

    因此颜良文丑,难改宿命,陶应并不奇怪。

    但夏侯惇这么早就挂了,还是没有想到。

    历史上的夏侯惇,一直到曹丕称帝,被拜为大将军之后,才病亡的。

    而且这个时期的打仗,不管兵马折损有多大,统兵将领,尤其是那些主将,是不容易阵亡的,因为他们旁边,都有许多忠心耿耿的护卫。

    像孙坚那样一直都向前冲的,没有几个。

    “此战最终不管谁胜出,实力都会有所影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对主公是很有利的!”对于这样的消息,郭嘉虽然也有些意外,但心里是非常轻松的,他一边说,一边将战报递给了陶应。

    没有关羽,颜良还是中了曹操声东击西之计,死于白马城外。

    文丑率领三万兵马渡过黄河之后,曹操得知袁绍的大军准备攻打延津,于是果断的率军撤退。

    白马城也放弃了,只有程昱镇守的鄄城孤悬在外。

    沮授建议袁绍下令让文丑攻打鄄城,彻底解决后顾之忧,然后再与曹操决战官渡。

    但许攸认为,鄄城已是囊中之物,无需攻打,当务之急,是追杀曹操。

    一旦能够实现两面夹击,曹操必然溃败,那整个兖州都是他们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