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士燮降商议称王-《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2/3)页
曹操和袁绍到底最终谁能胜出,依然取决于官渡。
新年很快又要到了,陶应当然要回徐州,曹操和袁绍这个年估计也不会过得好,最起码得住在军营里。
当然,交州的士燮这个年也不好过。
时间进入到了建安六年,即公元201年,正月。
繁华的徐州,到处都是喜庆的场面,整个南方经济繁荣,文风盛行。
文人雅士聚会,写诗作赋,歌颂太平盛世,歌颂陶应的丰功伟绩。
而就在这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交州士燮归降,整个交州都归入到陶应治下。
这一下,喜庆的气氛更浓了。
由于丹阳、会稽等郡的发展,让官员、客商、世家都认识到,南方的那些蛮荒之地,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大的商机,而交州更是如此。
比如铜、银等矿,珍珠等奢侈品,盐业,渔业,还有二百多万人口,绝不是贫瘠之地。
当然要让交州发展起来,交州的官员,尤其是刺史至关重要。
经过大将军府商议,由蒯良任交州刺史,同时,从徐州、扬州、荆州刺史府的官员中抽调一部分作为交州刺史府的官员,各郡太守由刺史府商议,提交名单,最后由大将军陶应再确定。
现在整个南方就只剩下半个益州了,陶应的声望在南方几乎达到了顶点。
北固山上老神仙于吉称陶应就是上天派下来的太平王,必定会打造出一个太平盛世,而这太平盛世将会永远的传承下去,百姓也将永远过上太平生活。
因为陶应的几个儿子个个聪慧,嫡长子更是与众不凡。
老神仙都说陶应是太平王,大将军府的众臣开始议论陶应称王的事。
大汉律例,非刘姓不得称王。
那是盛世,如今乱世,谁还管这些?高祖刘邦,不是也封了那么多异姓王吗?
况且现在的朝廷,早已威望全失,天子刘协就是一个摆设,曹操完全把持了朝纲。
不称王,难道还要听曹操的命令吗?
其实当世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大汉气数已尽,改朝换代,终将来临,只不过一些愚忠之辈不愿意相信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