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司马懿结盟西凉-《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2/3)页

    “主公,这必然是司马懿之策,是在向曹操示好,然后用河东、河内换取长安、三辅!”

    听了郭嘉的话,陶应打开了一幅地图,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

    “如果曹操要平定西凉,那么长安,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可是现在,反倒成为他的掣肘,犹如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若能用它换来河东、河内,倒也不错!”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之言甚妙啊!”郭嘉赞叹不已,“不过这块鸡肋,到了袁谭手中,却不一样了,并州的兵马可以从风陵渡直接渡河,援助马腾韩遂,即使兵败,将来只要守住潼关即可!”

    “奉孝,如果我们现在就令徐晃进兵洛阳,臧霸出武关,攻打长安,如何?”

    “臧霸只有两万兵马,武关道也不适合大军行动,不能给长安造成威胁,徐晃若攻打洛阳,可能会逼迫曹操将司州全部让给司马懿,这对我们并不利!”

    陶应点了点头,郭嘉说的这些,他很快想明白了。

    既然无法讨得便宜,那便不能让司马懿坐大。

    一个枭雄,没有空间,他无法崛起,比如刘备。

    司马懿想要和自己耗,那他注定要失败,只要有机会,他会将其连根拔起,不像曹操那样,三代枭雄,都没拔干净,留下大祸害。

    陶应和郭嘉,就这样一边讨论着天下的形势,一边欣赏着长江两岸的美丽风景和风土人情。

    看到南方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及劳作的百姓、过往的客商们脸上幸福的笑容,陶应感到自己身上责任重大。

    “就算天下鼎足三分,就算北方的诸侯全都结盟,他们也挡不住本王麾下的兵马!”

    “主公放心,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一切的计谋都是徒劳,我们吴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主公天命所归,必能开创万世太平!”郭嘉受到感染,满怀激动和信心,“司马懿的这一切,只能是一些小的算计,天下大势,不可阻挡!休养生息几年之后,主公麾下百万大军,海陆并进,谁能挡得住?”

    “百万大军,海陆并进,好!”陶应的眼前出现了那种壮阔的场面。

    回到金陵,陶应受到全城百姓、官员、世家、客商的欢迎。

    这一次的欢迎仪式非常隆重,许多百姓在见到陶应的一瞬间,全都跪在地上,行大礼参拜。

    这并非官员要求,而是自发的。

    整个南方,陶应都被视为神明,乃天命之子。

    丹阳的百姓肯定更骄傲,因为陶应就出生在这里。

    对于这样的神明,他们也更加尊重、崇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