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汉中聚卧龙凤雏-《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2/3)页

    孙策、周瑜、魏延等人,能听他的吗?

    如此一来,双方必然起冲突,那他们就有机会。

    而且还有可能大军集中到一起,攻打陈仓。

    这也是他们所希望的。

    陈仓有渭水之险,秦岭之固,山河表里,易守难攻,加上联军中成公英、司马懿足智多谋,马超、阎行、吕布、麴义都是骁勇善战的悍将,十几万大军,守住那是很简单的,甚至可以找到吴军的破绽,一举将其击败。

    只要这一路胜了,那曹操必然能够守住中原和北方,到那时天下鼎足三分,自己就可以成为真正的诸侯。

    曹操、陶应都封王了,难道他们就没有可能吗?至少可以称公啊!

    汉中的二十三万大军,驻扎在三处,益州、荆州的粮草源源不断的运来,各种兵器、甲胄也都从各地运来,大战一触即发。

    诸葛亮在城外的军营中,正中摆着一个沙盘,是汉中至凉州的。

    陇西、安定、天水的位置非常清楚,守将是谁,多少兵马也都清楚,如何进兵?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想法。

    此时他的案桌上放着一张纸,正是吴王陶应的《十思疏》,当然不是顾雍写的那一份。

    “主公吴王比之尧舜禹汤,也在伯仲之间,如此盛朝,千秋万代,又有何难,天命之子,果真不凡!”

    吴王世子陶昌要来军营中做参军校尉,而主公专门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让诸葛亮对陶昌进行教导,并且告诉诸葛亮,仗怎么打,由他和吕蒙、陆逊、丁奉等人商议决定,陶昌只是学习的,他可以出谋,但决断还是由吕蒙、诸葛亮等人做。

    诸葛亮感到压力很大,同时也很激动。

    这是主公对他们的绝对信任啊!

    而且主公的目的他也清楚,他们这些人,将来就是世子的左膀右臂,要帮着世子治理天下。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秦二世而亡,就是这个原因,主公现在已经在想着以后了。

    主公如此英明,世子肯定不会差。

    而到汉中之后,诸葛亮与吕蒙、陆逊、丁奉等人逐渐熟悉,他对主公陶应的眼光更是佩服不已。

    这些人都是文武双全的大才啊!

    蛮人的两个首领沙摩柯和孟获,也都是猛将,有他们在,那些蛮兵的作战能力将会更高。

    而一起随陶昌要来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宜城马良,一个是周不疑。

    马良诸葛亮很熟悉,曾经也在鹿门书院跟随三位大贤学习,博学多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