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魏王府荀彧论战-《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2/3)页
而田畴,也是幽州名士,博学多才,又淡泊名利,此次进入魏王府,被封为议郎。
“斥候送来的情报,诸位都看完了,陶应集结了百万叛军,想要彻底夺取我大汉江山,本王就算拼了性命,也要挡住,诸位与本王一样,都是汉臣,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当齐心合力,共御强敌,不知可有退敌之策?”
“主公,贼军看似势大,实则不足为惧!”荀彧出列,向曹操拱手行了一礼,说道。
曹操称魏王之后,与荀彧之间已经生出了间隙。
荀彧的心此时还是忠于大汉的,他认为现在中兴大汉的办法,就是那些枭雄可以做权臣,可以权倾朝野,但你不能篡位。
丞相可以做,可称王就不一样了。
但是现在,大汉到了生死存亡之秋,荀彧当然要出力了。
而且相比于陶应,曹操毕竟还在奉天子。
“不知文若有何妙策?”看到荀彧的反应,曹操更高兴了。
那可是“吾之子房”啊!
只要与自己一条心,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此战吴军有三败,主公有三胜!”
“何为三败三胜?”
“主公奉天子,麾下将士皆会人人用命。吴军乃叛逆,犹如当年黄巾之乱,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必败!此为义胜!
“如今天下太平,百姓皆安居乐业,政通人和,天子坐朝堂,将士守边关,百废待兴,然陶应妄动干戈,硝烟之地重燃战火,负伤之士再举刀兵,民心尽失,主公欲救百姓与于水火,力挽社稷于倒悬,民心所向,岂能有败?此为仁胜!
“吴军虽有百万,可兵力太过分散,汉中的三路兵马,共计三十万,加上运送粮草兵甲、器械等,总兵力必然超过四十万,其余六十万兵马兵分七路,战线拉长,押运粮草、兵甲、器械的兵士就会增多,还必须要保护粮道,每路兵马多则十万,少则四五万,主公可集中优势兵力,避实就虚,逐个击破,此为兵胜!
“主公有此三胜,陶应叛军有此三败,何惧之有?”
荀彧说的这些,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
不过,魏王府中的所有人,包括曹操在内,听了之后都感到无比轻松,并且充满了信心。
而荀彧的目的也在这里。
还没有交兵,整个北方人心已经不稳了,主公曹操表面看上去很镇静,其实心里还是充满着担忧。
百万敌军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