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沿济水斗智斗勇-《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古济阴,因在济水之南而得名,属于兖州八郡国之一,治定陶。

    自春秋以来,便被称为“扼菏、济之要,据淮、徐、宁、卫、燕、赵之脊”,是中原地区水陆交通枢纽,军事战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现在的济阴已经不是春秋时期的定陶国,而是分布在济水、菏水南北两岸。

    魏军主要沿着济水、菏水布防,准备守住黄河以南,济水、菏水以北,济阴、山阳广大地区。

    吴军则集结在陶丘。

    此时的济水、菏水平缓,水量不大,无法形成一道天险。

    双方兵力基本相同,这也是曹操选择守济阴的原因。

    假如吴军太过强大,将所有的兵马都集结在这里,那曹操肯定会退到黄河以北,守住东郡就可以了。

    当然那样在关键时刻,西凉军就有可能攻打益州,并州袁谭也有可能攻打南阳。

    因此,陶应选择的是全面开战,让整个魏军、西凉军、并州军只能自保,被牢牢的牵制住。

    这样打起来虽然耗时耗力,但却能够保证战火不会影响南方,不影响自己的百姓。

    大军驻扎完毕之后,陶应升帐,张辽、贾诩、郭嘉、黄忠、许褚、典韦等将领和谋士,全都来到了帅帐。

    陶应坐在主位上,文武分列两边。

    “诸位,对于此战,有何见解?”陶应问道。

    “主公,曹军有十万,主要驻扎在定陶、菏泽、昌邑三处,乃济水、菏水之要塞,且期间官道畅通,可以迅速为援,强攻非为上策!”贾诩说道。

    帅帐大厅中有一座沙盘,贾诩在说的时候,众人也都看得明白。

    虽说济水、菏水不算天险,现在无舟船、桥梁亦可渡过,但毕竟会造成麻烦,半渡之时,容易遭到魏军的射杀,何况魏军也有霹雳车,能够精准的打击。

    “主公,末将发现在菏泽和定陶之间,有一段并无魏军把守,虽水流湍然,但我吴军中有许多是南方将士,要渡河非常容易,末将愿率一队兵马,渡过济水,攻打魏军大营,协助大军在渡河!”黄忠说道。

    “只要我大营中兵马一动,魏军的斥候便看得清清楚楚,恐怕没有渡过多少兵士,菏泽和定陶的魏军就会杀到,很难在济水北岸站住脚!”贾诩不赞成黄忠的办法。

    “军师以为,晚上偷渡如何?”张辽问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