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陈宫降长安大定-《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陶应濮阳城赋诗,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比濮阳大战的消息更快。

    歼灭曹彰的三万兵马,也算是一场大胜,但是胜仗对于陶应治下的官员、百姓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主公吴王什么时候没打过胜仗呀!

    而且自从开战以来,陇西、天水大胜,郿城大胜,上党大胜、陈留大胜,济阴大胜,泰山大胜,可以说每一战都是大胜。

    而主公赋诗,似乎很长时间都没有。

    这一首《短歌行》,三大书院的先生,赞叹不已,所有学子更是争相唱诵。

    因为短歌行是乐府旧题,本来就适合唱。

    而关键是最后几句,主公陶应已经没有掩饰称帝的决心。

    其他臣子,当然高兴。

    大汉气数已尽,主公天命所归,就应该称帝。

    而主公称帝,他们就是从龙之臣,必然能够光宗耀祖。

    以前还担心主公没有明确表示,是不是想做一个大汉的忠臣,要知道大汉已经腐朽不堪了,朝廷根本不能给天下带来太平。

    现在主公的态度明确了。

    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主公求贤若渴,天下又怎能不归心?

    于是所有的官员开始忙开了,而北固山上的于吉老神仙,也开始宣称,帝星明于南方,预示着几百年来将有一位圣主从南方诞生。

    不言而喻,这位圣主就是吴王陶应。

    就在陶应麾下的官员忙着准备陶应登基称帝的事宜时,吴王陶应在濮阳与郭嘉正在商议长安之事。

    法正、周瑜等人猜测的没有错,吕布与马超大战一场之后,便按兵不动,隔了两天,陈宫来到了吴军大营,商议归降之事。

    袁谭当初在并州还有一些野心,有陈宫和司马懿辅佐,又有吕布这样的天下第一猛将,岳父辛评为他坐镇后方,加上并州一州之地,他非常想成就一番霸业。

    虽然他一直是袁绍的嫡长子,但是父亲袁绍总是看不起他,而更看好的是袁尚。

    现在没了袁绍,他等于没有了掣肘。

    可是现在他哪里还有野心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