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眼前这个看着一身威严正气的李将军,竟然要用一把火,烧死上万的敌军,怎叫苏言不胆寒。 这个李将军,怎一个狠字了得! 那是上万条鲜活的生命。 即便是敌人,他也是生命。 苏言很不认同这样有违天和的做法,正想出言反对,却是听到钱将军附和道: “李将军此计甚妙,如此我们便可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歼敌上万人,这样的战果可谓赫赫。” 其他的将领,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同样纷纷附议赞同。 与苏言的妇人之仁不同,在座的都是久经沙场的人。 战争的残酷,已经让他们早就抛开了仁慈的良心。 在战场上对敌人仁慈的,没有一个能活到现在,在座的人手里,哪一个不是沾满了鲜血? 因此,他们赞同李将军的火烧之计,也就不足为奇了。 特别是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中,还未开战,已然让这些将领,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下场般,心生恐惧。 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视死如归,特别是这些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领,他们甚至比平常人,更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 与其等着被人杀,不如去杀人,这便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也只有具有这样心态的人,才能在战争中存活下来,或者说,比那些仁慈的人,在战场上活得更久些。 见众人纷纷赞同,苏言心里挺无奈。 他一个门外汉,不想去干涉军事计划,那样做很有可能弄巧成拙,而且是自掘坟墓。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这次他站出来反对这个计谋,导致将来战事频频失利。 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或者说在那种濒临崩溃的情况下。 三位将军不管不顾家眷的死活,不用城破,苏言他就有可能被三位将军窝里反,砍了他的脑袋投诚大周。 这也是使用非常手段,逼迫三位将军投诚的弊端。 当他们真到了不管家眷死活的时候,苏言手上的把柄就一点用也没有,反而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权衡再三,苏言没有出言反对李将军的火烧之策,而是慎重说道: “我希望,到时候能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