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几个热门人选中,胜算最大的,便是王显仁了。 王显仁现在才二十多岁的年纪,而且又是自小便有着才名,所以外面有人设了赌局,赌他能会试能得会元的,是最多的。 甚至已经有人提前开盘,赌他可以得状元了。 苏锦绣想到了王显仁其人,是一个傲气且极其狂傲的男人。 上辈子二人好像是殿试之后才结得怨,而且还是因为他的妹妹,没想到,这辈子竟然提前就已经看不对眼了。 或许,也是因为二人互相看不顺眼,所以柳承恩才不愿意娶王家女。 不知不觉间,苏锦绣的心头已经涌上来了三分的忐忑。 若是这一次,四郎对那位王小姐动了心呢? 上辈子,柳承恩是二甲进士,名次还是很靠前的,后来进入翰林院,也一直很得上峰的喜欢。 若非是后来王家屡屡找茬,柳承恩也不会被逼离京城了。 在大兴朝进士及第之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必须再通过吏部的严格考核,合格者才能入仕做官。 自先帝起,第一甲一般被授予通判或知县,其他授州县的判、司、簿、尉等副职属官。总之就是可以直接做官了。 而当今圣上似乎是略有不同,他更倾向于将一甲进士留在京中培养。 之前的几任状元一般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 不管是先帝,还是当今圣上,对于第二、第三甲优秀者的分配还是相差无几的。 他们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也就是先学习,学习期满后,最低的也可授予知县,只是这个学习的时间长短,那就因人而异了。 所以,苏锦绣还是十分期待着柳承恩可以考入一甲,如此,他才能更快地真正进入官场。 会试的成绩出来,所有的学子们都是提了一颗心在嗓子眼儿。 会试也是考了三场,从四书五经到五言八韵诗,再到策问,可以说是考地很全面了。 苏锦绣则是不停地回来往门口的方向张望着。 只有中了贡士,才能有资格殿试,否则,便只能再等三年了。 安崇明和杨珊珊是最紧张的。 两人纵然是有人资助,可是依然囊中羞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