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锦绣见他认错态度良好,人也跟着软了下来,“你呀,这北安州又不是只有你一个朝廷命官,有些差事,就得想法子让底下人去办。你不是也说过,凡事要量力而行,你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何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呢。” 这话若是别人听了,估计能跟自家小娘子翻了脸。 怎么听好像都是在贬损人能力不行的。 可是柳承恩明白,这是苏锦绣在提醒他,有多大本事干多大的事儿,多大的碗盛多少的饭,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阿锦,我也是太着急了。眼瞅着这天越来越冷了,可是还有不少的百姓至今都没能妥善安置,我只是不想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冻死呀。” “四郎的心思我懂,只是四郎也得明白,这么多人,你一人之力,又怎么能行?” 柳承恩眨眨眼,似乎是被她提点到了,“阿锦?” 苏锦绣轻叹一声,“你知道让那些空出来的旧宅里多住几户人家,怎么就不知道让那些稍微富余一些的人家里收留几户穷苦人家?只占他们的屋子,算是租房,其它的一概都不必理会,这不就成了?” 柳承恩顿时眼睛一亮,整个人如同是被人醍醐灌顶,一下子脑子里就清明了起来。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这法子甚妙,只是这租金如何支付,又由何人来付,定价几何,何时付清,还得再仔细商议才成。这样,我去趟县衙。” 人刚要往外走就被苏锦绣一把给拽了回来。 “你先消停一会儿。这都什么时辰了?你不休息,人家王县令也不休息吗?有什么话,待明日再说不好吗?” 柳承恩一看外头,可不嘛,这会儿估计人家都睡下了,的确是不太合适。 再说这外头天寒地冻的,真要是顶着风出去,再回来估计就能得了伤风。 “还是阿锦细心,那我明天再去找王县令商议。” 有了这个好思路,接下来王县令那里又商量出不少的法子来。 比如说,可以让一些地主家里收留几户人家,到时候按月付租金便是。 若是有人愿意不收租金,免费收留一些穷苦人家,那他们县衙自然也会有所表示,比如说给送个牌匾,或者是免一些商业上的税务之类的。 总之,就是得许人以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