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发财了(二十四更)-《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1/3)页

    十几家的药商都来了。

    就算每一家只派两个主事的人,再加上他们随行的一应仆从护院,这少说也得二三十号人。

    这十几家的药商,就等于是有几百人的采购团了。

    来都来了,总得让他们在这里花点儿银子吧。

    比如说,与之前的菊花酒完全不同的新菊花酒?

    还有专门为老人做的菊花枕?

    苏锦绣事先准备的东西一一登场,便是这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们也都感觉瞎了眼,怎么突然间这北安州就有了这么多以前不曾见过的东西?

    不仅仅是北安州呢。

    便是京城,苏孝也特意安排了一批货售卖。

    太后用过的东西,那必然是要受到追捧的呀。

    借着这次的重阳节,苏孝可以说是发了一大笔财。

    源源不断地银子被运到了北安州,苏锦绣的脸都笑成了一朵花。

    其实,她更想要银票的,那东西多方便。

    可问题是,现在北安州的白银储量可是并不多。

    有了真金白银,以后的事情才更好做。

    这些现银,到达北安州之后,再分批次地进入了官府的府库里,而苏锦绣这里拿到的,除了少量的银票之外,便是官府所把持的盐引了。

    盐引是官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商人想要运盐售盐,就得有这个东西。

    这是合法的。

    盐引有价,因为盐业的买卖与运输,都不能没有盐引。

    商人凭盐钞购盐运销,官则用所得之钱收购粮草,各取所需。

    当然,这盐的价格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如果过高了,百姓们吃不起盐,只怕就要出事。

    前朝也就是因为昏君无道,贪官横行,盐价都涨长了一小罐百文的价钱,所以才会激起了民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