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古怪-《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2/3)页

    “罢了,咱们既已来了北安州,那便在这里好好过日子。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的,一切还会有希望的。”

    不然还能怎样呢?

    现在这样,比起其实被流放的人犯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了!

    赵烈的案了,柳承恩又透过安崇明和苏孝了解了一些。

    去年赵烈在朝堂上便曾经针对过二皇子一次,之后,便开始屡屡不顺。

    而他的次子纵马一事,就更是有些模糊不清了。

    据苏孝带回来的京城坊间的消息,有人说是当时那人故意往小公子的马下钻,然后受了伤,之后便围上来一大群人骂赵二公子仗势欺人。

    也有人说赵二公子平时行事跋扈张扬,鱼肉百姓,总之就不是个好的!

    不管是哪种说法,其实在柳承恩看来都尚有疑点。

    这在那些贵胄们看来,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

    不过就是惊了马,伤了人而已。

    所以,这件事情在当时并没有闹大,赵烈还是带人施压,将二儿子给弄回来了。

    可是,也是这一次,给赵家埋下了祸根。

    等到这赈灾粮一案事发之后,再有人将先前赵家的事情一并挖出,才能一下子将赵家给压地死死的,再难翻身。

    一件旧案,又因为时日久了,许多当时的人证或者是物证都不全了,也找不回来了,便容易给人留下了刻板印象,就是你赵家仗势欺人了!

    又或者,当初这件旧案,并非是如赵烈所以为地就这样消停了,而是又有人在里面多加了一些对赵家不利的证据,如此一来,赵家那是百口莫辩了。

    说到底,还是权势惹的祸。

    柳承恩思来想去,还是把七郎叫过来了。

    这涉及到了江大人和张阁老,柳承恩当然不会让许言知道的。

    柳七郎看过了几人寄过来的信,对于赵烈的案子,也大概有了一个了解。

    “真正让皇上发怒的,应该是于关发霉的赈灾粮。”

    柳承恩点点头,“继续。”

    柳七郎又斟酌一番道:“当今圣上乃是明君,去岁冬寒,多处受到了雪灾的影响,便是京城也冻死了不少人。皇上身为天子,自然是格外上心。可是没成想,朝廷的赈灾粮会出了问题,这等于是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情,皇上怎么可能不动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