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苏锦绣的提醒(三更)-《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2/3)页

    柜坊所藏物品,主要是钱帛、珠宝玉器和古玩字画。因柜坊资金雄厚,又吸收了很多有钱人寄存钱财和贵重物品,所以柜坊又兼似后世的钱庄。

    大兴朝广泛使用铜钱,人们预先将铜钱存放在柜坊,在进行买卖时,取用比较方便。

    铜钱每贯重六斤四两,要携带大量铜钱出门,既重且很不方便。而且普通的百姓们又是很少能接触到金银的,所以市场上有了代人存钱的柜坊,自然很有利于商贸的开展。

    柳承恩查阅了不少的资料,也看过了一些记录,对于柜坊的出现,当真是觉得造福了百姓。

    在他看来,柜坊实已具有近现代初期金融市场的某些业务雏形,这也是大兴朝商品经济发展快速的重要原因。

    如此便利的条件下,若是还想要抑商,那未免有些蠢了。

    只有百姓们富裕了,国家才能真正地心无旁骛地练兵,从而让他们的话语权更稳,更重。

    因为商户的地位低,所以很多商户都是在攒了一定的银钱后会大量的购地,再然后就是想着做一个安安稳稳的小地主,等到自己的儿孙们将来便能落个农籍。

    届时,弄个耕读之家的美名,自然是无人再敢低看。

    只是,这也直接造成了商户手里头握有大量的土地,而普通的百姓们却无地可种,或者是即便有田,那也是一些下等田,或者是只能种一些果树的田地。

    这自然是大大不利的。

    朝堂上那些人反对的声音高,其根本原因也在此。

    纵然是朝廷有规定,商籍者名下田产不可过百亩,可是他们仍然有法子。

    比如说将田产落在自己儿孙的名下,再比如说落在妻子的名下等等,还有的则是以嫁妆为由再揽入族中,总之,就是对策总比政策多。

    就拿如今的京城来说,那些个大商人们,哪一家不是有着上千亩的田产?

    所以,还得从土地上入手。

    柳承恩无奈地叹了口气,觉得自己这命还真是有点儿苦,这么难缠的事情,怎么让自己能撞上了!

    苏锦绣端了补汤过来,“四郎先歇歇吧,我特意让人炖的鸽子汤,你尝尝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