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正阳的心突地一跳,立马就明白了皇上的真正用意。 今年由内阁们推举的一些重点培养的外放官员有十几个,其中就有延陵知府,他在延陵为官十余年,还是在上次闻家事发后,由同知提为了知府。 皇上这是想要借此机会看看延陵知府的实际办事能力了。 待出得宫后,张正阳将柳承恩叫到了自己家中。 “你今日所提的方田均税法,是早就有这个构想了?” “不敢欺瞒大人,之前在北安州开荒的时候,便想到了这个,只是当时的想法不成熟,所以这几年也是摸索着来。北安州的田地就是被分为了五等,而且地方税收也是按地的优劣有所差别。之前也是上报过的。” 张正阳点点头,关于这个他也是知道一些的,柳承恩的确是在奏折中有写过,只是没有这么详细而已。 况且,当时他们都以为是北安州地广人稀,所以并不存在百姓们没有地种的情况,自然也就没有太把这个当回事了。 可是没想到柳承恩竟然能借由这些而一步步地想出了方田均税法,的确是个人材呀! “你也不是外人了,承恩,我比你年长,你又一直尊我一声老师,那今日我便托个大。” 柳承恩立马正襟危坐,“老师请讲。” 这才一会儿的功夫,上下级的关系就变成了师生。 “这方田均税法的确是好,可是也太过冒险,更是得罪人。好在此次皇上下了令不许再提及,你自己也当小心一些,家中多养些护院,家眷出门时也小心些。我就担心此事早晚会被曝出来是你提议的,到时候,你想想会有多少人恨不得杀了你!” 柳承恩浑不在意,这法子一旦真地能推行开,那是绝对利大于弊的。 这其中会有多大的阻力,他也明白。 当年的历史书也不是白看的,自然明白其中的艰辛。 “老师放心,不管多难,学生都一定全力以赴,不枉皇上对学生的一份期盼,也不枉几位老师的一番教导。” 张正阳默默地点了个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