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终,苏宝慧的目的没有达成,反而还被人给打了一顿。 对此,柳承恩自然是毫不知情的。 即便知道了,估计也不会管。 这个苏宝慧他也是知道的,当初苏瑾行会伤了腿,可是跟她有着莫大的关系。 而且苏锦绣他们这一房与苏宝慧的关系很是不睦,他当然不会上赶着去管这种闲事。 秦县令的名字果然是被上报到了御前,而他自己也在新田法推进完成之后,得到了皇上的嘉许,还有上官的表扬,赏赐倒是在于其次,最主要的是,他这也等于是在御前露了次脸,让他的名字,能在诸位大臣的耳朵前响一响了。 柳承恩这次过来没多久,苏大郎也回来了。 他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改一下户籍。 商籍不是那么容易改成农籍的。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其实若非是因为大环境所致,完全没有必要再特意改回农籍。大哥可有遇到什么麻烦?” 苏大郎摇摇头,这一次的事情办地还算顺利。 虽然柳承恩没出面,可是实际上也是沾了他的光。 因为他也是从秦县令口中得知,之前柳承恩特意去找过他。 “此次改回了农籍,以后家中孩子们再读书,也便少了些忌惮。而且也免得再有人以此来打压二郎了。” “大哥其实多虑了。当今圣上并非是重农抑商之主,而且咱们大兴朝现在发展地生机勃勃,一切都有赖于商户们的辛苦。当然,此次推行新田法,其实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扼制商户们的囤田行为。” 苏大郎在家也听苏二郎说起过,所以对于这些事情也是有所了解。 “四郎这次的差事快要办完了,打算何时回京复命?” “折子已经先一步送回去了,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需要完善。咱们的家乡这几年变化大,其实还是归功于皇上派出了外出的商团和使臣。” 那些种子被寻回来之后,除了由户部差人在试点种植之外,就是在北安州和高县有两个试点了。 柳承恩因为知道这些作物的产量和一些种植方法,所以最早在北安州就取得了极好的成果。 而高县也是紧随其后。 如此一来,粮食大丰收了,皇上不必再担忧百姓们的嚼用问题,这心思便能闲下来大半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