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清川在一旁帮他磨墨,两人有商有量的,很快就写好了奏折。 “孙旗!” 李幕将折子放入一信封中封好,“你连夜启程,务必要将这信亲手送到父皇手中。” “是,殿下。” 这上面可是写了不少谢家人的坏话呢,可不能让别人瞧见了。 柳承恩那厢气地半夜睡不着觉,越寻思越觉得应该有一个得力之人调过来才好。 可偏偏却无人可用。 李信远在北安州,上任时间太短,皇上不可能同意将他调过来。 至于安崇明,先前江大人在信中已经说明了,他被留在京中任职。 这才刚定下来呢,再外调,说不过去。 他有心将林涛调过来,可是他们是姻亲关系,又恐惹人非议。 总而言之,就是有些束手束脚了。 柳承恩自己也明白,如今做事比以前胆小了许多,更准确地说是谨慎了许多。 没办法,他还有一家老小呢。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大概已经猜到了皇上的用意,这种时候,就必须是一步一步地走稳才好。 否则,一旦落人口实,就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小殿下。 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所以说,有了软肋,便等于有了弱点,有了对方可以攻击你的耙子。 柳承恩哪里知道,自己带了几年的小殿下,竟然已经往京城递折子了。 而柳承恩更想不到的是,皇上收到折子之后,竟然会在朝堂上大发雷霆。 没有指名道姓,可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卫宁府的知府一职,怕是要换人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