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面向治安单位的内部通告里,将杀手组织定义为: 极度危险、手段残忍、藐视法纪、对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的恐怖主义性质犯罪集团。 要求各单位提升警戒级别,发动一切力量; 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排查,强调“露头就打,绝不姑息”。 另一份,则是经过精心修饰、面向全市民众的新闻稿。 稿件着重表示了对不幸罹难之人的哀悼,细数他们的贡献和正义之举; 强调了此次事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恶劣影响”; 并将大规模暴力搜捕行动解释为“必要的、临时的紧急安全措施”; 旨在“保护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在此期间给部分市民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 并承诺“依法依规处理后续事宜”。 稿件最后,同样将矛头直指神秘的“杀手组织”,呼吁市民提供线索,共同维护龙城安宁。 大多数被蒙在鼓里的普通市民,看完新闻; 或是在茶余饭后听闻,反应多是茫然和下意识的恐惧。 天,连陈家都敢动,这杀手组织太吓人了。 “怪不得前几天查得那么严,原来出了这么大的事。” “这些亡命之徒,可别跑到我们这来啊。” “陈老先生……唉,也算是为咱龙城鞠躬尽瘁了,死得惨啊……” 普通市民的声音,在信息不对称的引导下; 轻易被带了节奏,纷纷谴责杀手组织的“邪恶”; 他们对“牺牲者”报以同情,甚至对前几日的粗暴搜查,也多了一丝“理解”下的无奈。 恐惧,往往是最容易导向顺从的工具。 然而,并非所有的声音都能被轻易掩盖。 在龙城本地的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的一些角落; 尤其是在那份面向市民的通告下方的评论区,开始冒出一些不和谐的“杂音”。 这些声音起初微弱,却像坚韧的野草,试图穿透水泥地面。 “保护市民?我家的门被治安员踹烂的时候,可没见他们这么客气!” “陈家鞠躬尽瘁?龙城一直用电荒,这不是他们故意制造的吗?” “只有我觉得,这像是狗咬狗吗?上面的人斗法,倒霉的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 发言者,有的是那场“铁幕”搜查的亲历者; 他们的家门被暴力破开,财物受损,尊严被践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