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杀手组织是不是你放进来的?” “炸弹是不是你放的?” 然而,死士的意志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合金,远超常人的极限。 在李荫的意识深处,只有林默冰冷的指令和绝对服从的烙印。 药物的干扰,反而让这层烙印更加清晰。 他的回答在药效下变得迟缓,甚至有些颠三倒四,但核心内容始终如一: 忠诚于陈家,尤其是忠诚于他“拼死”保护了的陈锐。 他反复描述着爆炸发生时,他是如何“本能地”扑过去拉住陈锐; 如何被气浪掀翻,如何“惊恐万分”。 这些细节经过事先的精心编织,完美地嵌入了当时的混乱场景,找不到任何破绽。 最终,审查者们在李荫身上找不到任何确凿的证据。 他的背景干净得像一张白纸,进入陈家后的表现堪称模范; 甚至对陈锐有两次“护主”之功。 严密的调查,严厉的刑罚,都没有发现李荫的问题。 最终李荫活了下来,其中一个因素是陈锐的示意。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一个意外的“背锅侠”——那位被带走的安保布置相关的管事。 此人的儿子在赌场欠下的两百万,突然被人还清了。 在严刑拷打之下,此人精神崩溃,胡言乱语中竟主动承认自己“被收买”。 他的供词奇妙地与管家老刘的“认罪”形成了某种印证。 李荫由此被认定为“审查通过”,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他依旧被囚禁了数日,经历了多次盘查,才被允许离开密室。 当他重新呼吸到地面上的空气时,整个人瘦了一圈; 脸色苍白,脚步虚浮,镜片后的眼神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惊惧和难以消弭的疲惫。 他不再被允许接触陈家的核心事务。 陈锐在父亲陈天政的默许下,看在“救命之恩”的份上; 将他安排到了一个闲散部门,算是给了他一处容身之所。 清洗暂时告一段落,陈家如同一艘被打残了舵轮的巨舰,暂时稳住了下沉的趋势; 但却在原地打转,失去了方向。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