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众人道贺:“恭喜贵妃娘娘。” 章氏拍了拍郑姝凝的手, 眼含热泪:“凝凝,快去吧。” 从今往后,她们府上最小的姑娘就是当朝贵妃娘娘了。 郑姝凝将头低下去:“女儿拜别娘亲。” 郑姝悦将手中的团扇递给她, 笑得端庄:“如陛下所说,以后该唤一声贵妃娘娘了。” 作为长姐,郑姝悦一贯疼爱这个妹妹,如今郑姝凝能入宫为妃,她们自然都很高兴。 郑姝凝嗓音轻软:“谢谢长姐。” 彼时定国侯府门外站着许多百姓, 都是议论纷纷。 对于帝王亲封的贵妃娘娘, 他们总是好奇的, 而定国侯府的喜糖也是如流水般的往外送。 侍女将郑姝凝扶过去, 郑姝凝手端着团扇, 朝定国侯屈了屈膝:“爹爹。” 望着如琼花照水的小女儿, 定国侯何尝不感慨:“凝凝日后便是贵妃娘娘了, 爹爹希望你入宫之后, 能与陛下同心, 举案齐眉。” 今日帝王以皇后之礼相迎, 那便是以正妻之礼相待。 所以现如今, 郑姝凝也是最有机会成为皇后娘娘的。 郑姝凝点了点头:“女儿知道了。” 定国侯儒雅地笑了笑,让郑书尘送她出阁。 “妹妹请。”郑书尘一副芝兰玉树的模样, 笑着走上前来。 郑姝凝:“谢谢六哥。” “跟哥哥还这么客气。”郑书尘眉梢扬了扬,将郑姝凝送到皇后仪仗前, 旁边的公公一脸恭敬, 道:“贵妃娘娘请。” 郑姝凝被扶着坐上了轿辇,再看了一眼定国侯府的牌匾, 她声音娇软:“六哥珍重。” 因二人年龄相仿, 所以从小一起长大, 眼下郑书尘也有些不舍,一脸郑重的道:“凝凝也珍重。” 随后,郑书尘退后半步。 太监拖长着声音喊:“起轿。” 侯府门前的人都跪了下去:“恭送贵妃娘娘。” 待皇后仪仗看不见了,众人才起了身。 郑姝悦见定国侯情绪有些低落,便道:“父亲,凝凝入宫为妃,那是我们定国侯府满门荣华,你就不要太伤心了。” 郑姝凝是府上最小的姑娘,所以她们都会多宠着些。 但当今帝王有能力,有谋略,她妹妹嫁给他肯定会幸福的。 定国侯伸手揉了揉眉心:“伤心倒没有,就是你妹妹嫁的是一国之君,这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呢。” 想当初,他们决定将小女儿嫁到昌王府,可不就是希望姑娘能常回来。 郑姝悦笑而不语:“说不定父亲三日后就可以见到了。” 依着陛下待她妹妹的心,指不定三日后就带小姑娘回门了。 = 与此同时,宫里的谢宴辞也换好了红色的龙袍,端的是清贵如画,姿仪俊逸。 莫名地,谢宴辞还有些紧张。 想当日他登基为帝那日都没这么紧张,说来也怪,他又不是没见过那姑娘,怎么还激动起来了。 估摸着时辰差不多,李公公笑眯眯地走进来,道:“陛下,御辇已经到了,请陛下移驾。” 因为贵妃娘娘入宫是要接受百官朝拜,陛下自然得提前一些过去。 贵妃娘娘一看就是性子好的,陛下对她又那么喜爱,日后有贵妃娘娘在,他们何愁没好日子过。 谁知接下来谢宴辞的话还将李公公给愣住了,因为谢宴辞问:“李公公,你觉得朕瞅着可还行?” 李公公先是不解,然后很快反应过来,一本正经地道:“陛下今日丰神俊朗,姿仪无双,绝非常人可比。” 谢宴辞一听,点了点头,他怎么还怀疑起自己来了呢。 他原本就生得眉目如画,今日只怕更加俊美。 那姑娘觊觎他觊觎了这么久,这今晚也不知他承不承受得住。 郑姝凝是从正阳门走进来的,她手中端着团扇,头顶着凤冠,踩着石阶往大殿去。 随行侍女走到大殿前停下,李公公将拂尘一甩,大声喊:“贵妃娘娘到。” 郑姝凝深吸一口气,然后一个人走了进去,上首帝王的视线落到了她身上。 其他文武百官的目光也落到了郑姝凝身上。 定国侯府七姑娘郑姝凝,他们之前都略有耳闻,但一直未见到真人。 说起来还是因为她是定国侯府最小的姑娘,她上面还有姊姊要出阁,所以不管是京城的宴会,还是宫里的宴席,定国侯夫人带的都是她的姊姊。 但如今定国侯府出了一位贵妃娘娘,那这一切自然是不是一样的。 郑姝凝能感受到朝堂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她平稳着自己的心绪,婉柔出声:“臣妾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贵妃免礼。”谢宴辞过去将她扶起来,随后道:“赐凤印。” 内侍恭敬地将凤印递到了郑姝凝面前。 “谢陛下。”郑姝凝伸出纤细白嫩的手,然后将凤印接了过来。 群臣立马叩拜:“微臣叩见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郑姝凝是第一次面对这种场面,她嗓音轻细,道:“众爱卿平身。” 谢宴辞唇角微扬,这姑娘面对他的时候胆子大得很,这倒是有些吓着了。 接受百官朝拜之后,便是拜天地。 这下宣城公主就在场了,她是过来陪郑姝凝的,看二人在那拜天地,宣城公主笑容欢快。 待内侍喊完“送入洞房”,一行人去了承乾宫寝宫。 谢宴辞也随了众人的意,作催妆诗催妆。 一刻钟后,团扇被挪开,露出了郑姝凝灿如春华的容貌。 寝宫内所有的人都在看她,这其中也包括帝王。 喜娘夸赞道:“贵妃娘娘容貌倾国倾城。” 郑姝凝有些拘谨,这时喜娘问:“贵妃娘娘,生不生?” 今日大婚,郑姝凝自然能听懂这话的意思,细声道:“生。” 宣城公主在旁边看得起劲,笑问道:“那堂嫂打算生几个?” 郑姝凝脸色灿若云霞。 谢宴辞瞥了宣城公主一眼,嗓音沉着:“宣城。” 宣城公主吐了吐舌头,娇俏道:“堂兄,我不说了。” 所有的礼都完成之后,谢宴辞让宣城公主陪一下郑姝凝。 帝王一走,寝宫内便更加热闹。 宣城公主对郑姝凝道:“堂嫂,我还是第一次发现堂兄这么会疼人呢。” 宣城公主算是从小养在皇宫,她知道堂兄性情一贯冷淡,谁知道有朝一日,帝王会对一个姑娘这么温和。 郑姝凝莞尔一笑,道:“陛下待宣城公主也很好。” 皇室公主多,但今日也就宣城公主一人在这。 宣城公主揶揄道:“不及堂哥对堂嫂的万分之一。” 许是知道宣城公主语出惊人,郑姝凝这下还算淡定。 这时,宫女端着糕点走进来:“贵妃娘娘,你先吃点糕点垫垫肚子吧。” 郑姝凝累了一日,自然也饿了,她轻轻地点了点头:“拿过来吧。” 看着,宣城公主叹道:“这成婚看着就累,我都不想选驸马了。” 郑姝凝被她逗笑了:“公主成亲应该没有这么累。” 宣城公主想想也觉得是,毕竟今日堂兄是按照皇后之礼迎娶堂嫂的,她成亲肯定没那么复杂,宣城公主笑得欢快:“那我的婚事就劳烦堂兄跟堂嫂替我操心了。” 与宣城公主相处的久了,她觉得宣城公主其实是个很豁达的姑娘,郑姝凝笑容柔和,道:“这是自然,到时候让陛下替公主挑选一个好驸马。” 宣城公主装模作样地叹了一口气:“那还是堂嫂替我挑选吧,堂兄的心思估计都在堂嫂身上。” 众人便都笑了,不多时,殿外有人福身:“参见陛下。” 郑姝凝跟宣城公主抬眼,谢宴辞进来之后摆手:“你们都下去吧。” 众人:“是,陛下。” 宣城公主走的时候朝郑姝凝眨了眨眼,郑姝凝回之一笑。 闻言,记载侍寝纪录的女官不知道要不要下去,谢宴辞看了她一眼,道:“都下去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