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你退人家进,他们甚至打到京城,甚至将皇帝都给掳走了。 这才是血淋淋的事实。 至此,反对任命努尔哈赤为兵部右侍郎的人,似乎才认清皇上的远见,同时也认清首辅与天官为何附和支持,谁都没有说一个“不”字。 舆论逐渐转向一片大好。 然而,终究还是没有几个人,能全部领会到朱翊镠此举的深意。 准确地说,是没有。 京城里有谁能想到,朱翊镠任命努尔哈赤,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希望通过努尔哈赤身上的进取精神,去激励莫气沉沉的大明官员? 让大明官员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要总以为自己天下第一,更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少数民族人。 倘若不思进取,迟早会被人取代。 放眼整个大明,此时此刻恐怕也只有与朱翊镠交谈过的王象乾知道了。 即便像李太后、陈太后、郑妙谨、张居正、冯保、潘季驯这些,已经知道努尔哈赤会危及大明江山的统治的人,也难以理解朱翊镠的用心良苦。 不仅此刻难以理解,他们这一辈子都不可能理解。 因为他们不可能像朱翊镠一样知道历史上的努尔哈赤就是建立了自立于大明之外的新兴政权。 然后经过两代人的努力,事实上真的推翻了大明的统治。 而他们还只是停留在朱翊镠这个“预言”上,又怎么可能指望他们理解得有朱翊镠那般深刻? 况且以大汉民族正统自居的理念可谓根深蒂固,又哪能轻易被改变? 正如一个人,发现别人身上的问题容易,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决心改变那就太难了。 让大明的官员承认自己莫气沉沉老态龙钟?这可能吗? 即便有先知先觉的人意识到了,恐怕也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行。 而要改变,无疑更难。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