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的杂货铺取名澜记,之后就将那三个人安排出去,给了各自一百两银子让他们想办法去庆城周围的城池想办法进货,而她则在他们离开之后,先用空间里的物资将杂货铺填满了。 从古至今都是国家控制食盐,宋国也不例外,兰果的空间有的是盐,可她却不能拿出来外出卖,唯一的办法就是动用宋昀的力量,开具多份可以售卖的资格证,如此一来,她旗下所有的铺子就有资格销售盐巴了。 只是这件事不是个小事,这里又山高水远的,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折腾不下来。 好在她打探到,这庆城唯一的一家能售卖盐巴的铺子也是偷偷卖的,至于从哪里进的货,她没查,不过既然这里处于三不管地区,她在申请程序之前,卖点盐还是没问题的。 半个月后,之前派出去采买的三个人回来了,战果不一,她从中选择购买最多物资的一个十五岁小伙子负责往后澜记的采买,另外两个则留下来看守铺子,至于掌柜的,自是和售卖资格证一起送过来,这个暂时不急。 别的城镇的盐,大都在五六百文一斗盐,而庆城却已经达到了八百文一斗,难怪这里这么多大脖子病的人,大多数都是和吃不起盐有关系啊! 好在当初在东海的时候,她利用海水私自炼了不少的海盐,纯度自然没有现代的那么高,但是供人们常食用还是可以的,之所以选择海盐也是因为这种盐巴粗糙,价格低廉,否则她敢拿空间里的纯盐来卖,只怕人们也不敢买啊! 因为是自己炼的,所以她只卖三百文一斗,比先前的便宜了两三倍,消息一出去,就有好多老百姓急急忙忙的过来买,澜记的人气就这样爆出去了。 而澜记之所以能在这个贫困的小城很快站稳脚跟,大多跟她家的价格低廉有关。 这里的老百姓苦,所以澜记只赚了扣除成本之后的一两成,价格低质量好,生意不好才怪。 不过所谓的好,其实比之其他铺子,不知道差了多少倍,不过他们的澜记生存下来了,对面的铺子却面临关门大吉的危机,都是为了生存,兰果无意绝别人的生路。 就一并收购了他家的铺子,让他做这两家铺子的二掌柜,每月给他二两银子的月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