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0】4000+-《快穿之娇妻有灵田》


    第(3/3)页

    以前没有利息,现在人多了,他们又不是提款机,怎么可能全部招呼的过来这么庞大的资金链?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有省教育部门的担保,以及各地市级教育部门、大队部、村办、孩子家长,做一个多方的监控,然后哪个孩子上学,可以来他们这儿填个申请贷款书,而后工作人员针对这些申请书,再去下面真实走访,再为真实的贫困户发放贷款。

    贷款年限按照孩子的年龄为期限,一般维持到高中到大学毕业,年限越长,利息就越高,如果这些钱不还,将来被分配的单位就会根据教育部分发来的公函对这些人处以开除的决定。

    李想的计划,最后以文案的方式,呈给了杜涛,让他作为投资人,和她一起去了H省,亲自洽谈这件事。

    她可以做好人,但好人要做的明白,不能为一些不守信用的人当冤大头。

    毕竟这些年她捐助的对象里,只有一半的人回来还钱,另外一半人,到现在都不还。

    不过她手里面都有证据,后续还会对这些人进行声讨,只要他们找到了工作,这些就能成为他们打官司的证据。

    她就想不通了,当初是谁哭哭啼啼的跪在他们面前求着上学的?

    好了,现在学而有成了,却想来赖账?

    这么多年的借款利息都没给你们算呢,你们也好意思?

    对于这些人,李想其实早有防范,所以在当初签署合同的时候,合同也有明文规定,如果赖账,将要支付所有借款的利息,换言之,将来这些钱的本金要还,利息也要还,加在一起的钱,不还?就等着丢工作吧!

    现在李华基金会也被她派去了专业的财务,律师,团队也一天天的壮大起来,还注册了李华基金会的公司招牌,在教育部、福利机构都是有备案的,以前每年两三万就能搞定,现在每年要十万以上的救助金。

    如果今年将省内扩大范围,投资至少要追加到五十万上。

    也许她所有公司赚的钱加起来,可能刚刚够支付这个贷款。

    但做公益有一个好处,就是她几个公司不再交税。

    换言之,她在不交税的情况下,赚的钱刚刚够养那些助学贷款。

    她在和木炎商量之后,决定就这么干,哪怕他们折腾着不赚钱,也要把公益做下去,只要这当中不存在贪污的情况,那么她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空间里的东西,转化为公益,就这么一路的扶持下去。

    而因为预估的金额巨大,教育部门自然对这件事相当重视,所以李想的提案很快就得到了相关责任人们的认同,并且当时就签署了红头文件,决定一路支持他们,只要能把这个助学基金会搞起来,就会给他们一路开绿灯。

    拿到文件之后,李华助学基金会马上行动起来,未来的模式就是同步更新利息,这些钱将会以滚动的方式去帮助更多的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