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镇党委会议-《为民不悔》


    第(2/3)页

    虽然级别相同,但是镇比乡要更受县区重视,这是一定的。

    可厚桥镇在苍南县的17个乡镇中,分明经济是最差的,为什么它能成功撤乡设镇呢?

    这里面的原因,说来就话长了。

    作为苍南县最穷的乡镇,厚桥镇的运气却一直不错。

    60年代初兴起的撤乡设镇浪潮,对下面乡的要求还不太高。

    只需要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乡,就能达到基本要求。

    当时的厚桥乡因为和苍南县城离得较近,加上条件也符合,最终幸运地撤乡设镇成功。

    虽然这两年厚桥镇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甚至有倒退迹象。

    但是撤乡设镇早已成了事实,是不可能倒回去了。

    这也是厚桥镇虽然经济全县倒数,但依然有干部愿意来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这类干部基本上都是摸到科级干部边的人物。

    来到厚桥镇熬一下资历,就算上不了党委委员,上个副镇长、镇长助理也是有机会的。

    不过,对夏云杰这样刚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来这里熬资历就没什么意思了。

    毕竟,厚桥镇实在是太穷了一些,想要出成绩太难了。

    说起来,夏云杰今天能旁听这个会议,其实是有些意外的。

    党政办一名负责记录的办事员正好请了假,另一名办事员又有事外出,党政办主任董文涛只能找张水生商量了一下。

    最终,夏云杰就成了这次会议的书记员。

    此时听着领导们,夏云杰认真地做着记录。

    同时,也结合自己这些天在全镇跑下来情况,暗暗琢磨其中的道道。

    “镇长,今天的会议主要是谈经济工作,你先来给大家讲讲情况?”

    坐在正中的梁庆发声若洪钟道。

    梁庆发是转业干部,办事情讲究一个雷厉风行。

    有时候对下面的同志,批评起来会很不客气。

    但是他其身很正,在镇里的威望很高。

    当然了,梁庆发也有不擅长的地方。

    比如对经济建设这一块,他就不够精通。

    当初转业的时候,已经是副营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