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投资的理由-《为民不悔》


    第(3/3)页

    “我们厚桥镇的几个桑蚕养殖户,如果能用上正泽公司的技术,只需要前期设施投放之后,很快就能推行工厂化养蚕。”

    “而达成工厂化养殖之后,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桑叶、提高蚕室蚕具使用率,未来还可以采取多批次连续循环养蚕,一年可以喂6—8批,比传统养殖多出3批以上。”

    听着夏云杰的侃侃而谈,县委常委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一些似懂非懂的感觉。

    夏云杰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工厂化养蚕的另一个好处是:一年之后,桑园将进入丰产期。到时候,养蚕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倍,达到1600张。”

    听到这里,大家顿时恍然大悟起来。

    养殖规模一下扩大5倍,也就意味着厚桥镇的桑蚕养殖产能,将在明年达到500张。

    这个数量要远远超过了昌州市、江城市的那些规模养蚕企业。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厚桥镇的养蚕业,就真的能起来了。

    不过,在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的时候,也有人有疑问。

    县委副书记徐建军就忍不住蹙眉道:“小夏同志,你说这些,我怎么听着好像天方夜谭?”

    “我就一个问题,既然养蚕规模扩大不难,为什么大家正泽公司会选择我们苍南县来建厂呢?”

    “他们难道不可以将技术和昌州市、江城市的桑蚕养殖企业共享?”

    徐书记的问题问出之后,几名常委就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凝视着这位领导咄咄逼人的目光,夏云杰心平气和地给出了答案。

    “徐书记,正泽公司选择和在我们厚桥镇投资建厂,和我们本地桑蚕养殖户合作,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当然是因为我们厚桥镇这边的人工工资相对较低。”

    夏云杰掰开手指解释道:“我算了一笔账,如果该公司在我们厚桥镇建厂,且桑蚕养殖规模达到500张的话。仅采桑固定用工一项,他们每年只需要支付5万元左右的工资。”

    “而在昌州市,这个数字可能要增加到10万。江城市因为工资水平更高,这个数字怕是可能突破15W……”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