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缩小版紫禁城-《文娱大唐》


    第(3/3)页

    这两百多位文士大多来自洛阳和襄阳,

    再过一段时间肯定还会有其他国都的文士来投。

    “曾先生,户籍制度推行效果如何?”

    回到议事大堂,李默问道。

    这几日,襄阳那边的百姓、商贾已经陆陆续续地抵达了汝阳。

    “主公,这户籍制度效果非常好,眼下汝阳境内已确定四十五万人口,再差五万汝阳就能满籍,到那个时候....再来汝阳的百姓就不会获得汝阳户口,而且他们也不会有任何说辞。要怪只能怪他们来得晚或是迟迟没有下决心。”

    提到户口,曾夫子一脸佩服。

    真不知自家主公是如何想到的,简直不要太完美。

    “那就好!”

    李默微不可查地松了一口气。

    如此一来,襄阳那边算是完美接手,以后襄阳和洛阳的百姓再没什么区别。

    “主公,昨日晚些时候酒神传来消息,说内城再有一月就能建成,您看.......我龙国立国之日是不是就选在一月后的黄道吉日?”

    聊完正事,

    丹丘生再道。

    “再有一个月就能建好?这么快?”

    李默一楞。

    话说自从内宫开建后,他也给公输班提供了不少建议和图纸。

    图纸是按照后世紫禁城的精简版来的,除了东西六宫没有那么多之外三大殿、文渊阁、军机处等皆是一个没少。

    甚至就连紫禁城的琉璃瓦也是按照后世的标准烧制的。

    本以为这种工程需要好长时间,结果竟是进展神速。

    “主公,修建内宫之时,除了调动的千名劳工之外还有不少主动过来帮忙的百姓,每日投入的劳力有七八千左右,故而进展神速。”

    丹丘生感慨回道。

    所谓民心齐,泰山移!

    能看得出来,汝阳的百姓现在有多么的拥护自家主公,感觉他们比这些做属下的还希望自家主公能够早日登上王位,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

    “那么多人?那来干活的百姓补贴....”

    李默一惊。

    现在办事大都在外城,议事之处也借用的是汝阳府的后衙,内宫那边的事他还真不清楚。

    “主公放心,我等已安排妥当!凡是来主动帮忙的百姓工钱一分都不会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