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老规矩-《榴花晚照又一春》


    第(2/3)页

    这其中还有一位与旁人格格不入的,便是一四十岁的男子,衣衫褴褛,手里拿着个酒葫芦,喝得醉眼迷离。

    当在榜上看到自家女儿的名字后,将酒葫芦随手一扔,扬声大笑。

    这便是苏乐儿的父亲了。

    其实虞淑宁的母亲姚氏,也是动过让虞淑宁入福安长公主府读书的念头的,更是与虞德海商议了好几天,但最终还是打消这个念头了。

    毕竟整个虞府,都是依附着虞皇后的,而虞皇后又素来与韩太后不和,暗自较着劲。

    所以虞府自然也就不敢太过亲近季书瑜,否则必定会惹虞皇后不快,徒惹事端。

    再者,一个女儿家,能读一读《女则》《女训》也就罢了,不必有太多的学问。

    反正谁都知道,那些拼命要将自家女儿塞进公主府读书的人家,又有几家是真心让女儿去读书做学问的?还不都是为了攀附福安长公主与韩太后的关系。

    而虞府自然不必如此,毕竟自古以来,墙头草是最危险的,有用时两方都想抢,无用时两方都想除之而后快。

    所以他们,便只有傍紧虞皇后这一条路可走。

    至于虞琬瑶,其实虞琬宁不是没想过让她也多读些书,只是季琬瑶自己不爱读书,只识了些常用的字便满足了,这是谁也没法子的事。

    学生们正式入学当天,各府送自家女儿入公主府时,几乎都带了重礼前来,表示是给季书瑜的不侑。

    季书瑜依旧还是一概不收,让尽数退了回去,女学生们读书的费用,以及每日千饭的费用,皆由福安长公主府出,反正她也出得起。

    而且季书瑜道,便是要收束侑,也当是合理定价,不能由着各府想送多少便送多少,那岂非对苏乐儿这等寒门学子不公?

    当然,这话季书瑜自然是不会当着大家的面儿讲的,以免伤了苏乐儿的自尊,只是与虞琬宁独处时,忍不住念叨了几句而已。

    依旧还是依着虞琬宁与叶心梅的老规矩,入公主府读书的少女,每人只能带一名侍女,而且授课时间,侍女不得进入课堂,俱得在门外守着。

    因收的学生多了,原先的书房自然是不够用了,得另行安排场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