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鞑兵作乱-《明旗》
第(3/3)页
随着那几个骑马的人越来越近,陆清这才看到对方的面容,其中一个不是杨俊是谁!
此时的杨俊狼狈不堪,事起突然,以致他连身盔甲都没来得及穿,这会身上只穿着一件睡袍,胡子也被烧了一半。
杨俊也看到了陆清和郭太监,愣了一下便头也不回的拍马冲出营外,很快就消失在夜幕之中。
陆清和郭太监都看傻了眼,他们谁也没想到身为杨洪长子,又是大明万全都指挥使司的杨俊竟然会抛弃部下独自逃跑!
郭太监恨声骂了起来:“呸!姓杨的连咱家都不如!”和贪生怕死的杨俊比起来,他那日在阳和口可是英雄得多。
杨俊这一跑,可苦了那些尚在抵抗的明军,他们不仅是失去主心骨,更是失去了抵抗的决心和士气。
都司大人都跑了,他们还在这拼个球!
也不知谁先喊了一声:“狗日的都司大人不要咱们了,弟兄们也赶紧跑吧!”
这一喊,数百明军顿时炸了窝,他们中的很多人可是亲眼看到了他们一向敬重的都司大人骑马逃走,那种被抛弃的绝望和愤怒让他们再也无法和鞑兵厮杀下去,很快,数百人便一致掉头向营门外跑去。
...........
作者注:发现一些读者认为本书剧情推进慢,迟迟没有爽点出现,在此说明一下,熟悉我以往作品的老读者们都知道,我的故事一定会有爽点,但是,我的故事爽点不是随便一个脱离现实的金手指诞生,而是随着故事情节在真实历史走向推动下而产生。
我是一个传统历史作者,如果阁下喜欢看那些金手指满天飞的爽文,大可不再阅读本书,但请不要在书评谩骂,谢谢。
ps:直到目前为止,本书的所有故事都是真实的历史。大同镇守太监郭敬确是藏在阳和口草滩中得以脱难,但直到半个月后,他方才见到王振,之后大军转向,至于杨俊弃守独石,也为史实。之后的故事与土木堡之变有十分重要的联系,也与主角的发迹有重要联系。
如果你认为这部作品合你的胃口,能让你有阅读的兴趣,那还请阁下能够不忘收藏本书,给本书投上一张推荐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