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骚胡不能信-《明旗》


    第(2/3)页

    骑马的鞑兵并不多,数量还赶不上对面的夜不收,加上他们的目的是不让明军突到独石堡去,倒无意消灭这些明军,因此一时之间鞑兵驱不散夜不收,夜不收们也无法冲突鞑兵的防线。

    ...........

    陆清早已从地上背起郭太监奔进了夜不收的队伍中,借着军营的火光,他发现这些万全右卫的夜不收脸上也很惊惧,很多人身上更是带着伤,而有几匹马的马背上驼着的并不是活人,而是尸体,其中的一具尸体还是个百户。

    想起周云义晚间说过的话,陆清心下明了,这些夜不收定然是夜黑之后从其它不为人注意的小口出边执行袭扰任务的,没想回来之后却发现鞑兵作乱,仓促之下不明内情,自然也都惊惧。只不过他们艺高人胆大,平日又训练有素,故而没有和万全左卫那些士兵一样逃跑,而是选择了就地反抗。

    郭太监仍没有醒来,一张老脸又白又难看,若不是念着他还有用,陆清才懒得费事将他背过来。

    对峙的功夫,又有数十名溃逃的明军士卒聚拢了过来,随着聚拢的明军人数越来越多,又有强悍的夜不收压阵,对面的鞑兵不再试图冲散他们,但也不退,只牢牢的守在那里,堵住这条进堡的唯一要道。

    独石堡里,越来越混乱,先前只几处烧了起来,现在却是整个堡子都在燃烧,边墙上明军的喊杀声也弱了下来,刚才还能听见几声的火炮更是早就哑了。

    耗在这里不能进也不能退,万全左卫的士兵固然担心,夜不收们也是着急。他们分别来自万全右卫的各个镇堡,相互之间并不隶属,单独执行任务时以什长为首,大队行动时则以临时指挥的军官为首。今日奉命率领他们出边的是万全左卫的一名百户,可惜这百户却在执行任务时不幸遭到瓦剌人的暗箭毙命,眼下并无一个军官能够指挥得到他们。

    没有人指挥,这几十个汉子可以说是群龙无首,之所以能够撑在这里和鞑兵对抗,无非是夜不收的军人荣誉不允许他们逃跑,而且独石堡尚在明军手中,他们就更不能退,否则,大明的军法可不是摆设,就算他们逃回去,事后追究起来也都是要砍头的。

    眼看着独石堡那边危急,若是瓦剌人攻破独石堡,那边墙外上万名瓦剌骑兵可就蜂拥杀进关了,到那时,想要活命的希望可就等于零了。

    陆清在押来的路上就注意观察地形,他发现自万全左卫到开平卫的这段边墙内的地形都是平原,很适合骑兵冲击,没有山势可以阻拦,连同阳和口那样的草滩也没有,大一点能够藏人的林子更是没有,可想而知,在这种地形下想逃避瓦剌人的骑兵有多难。

    想要活命,摆在陆清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跑到军驿找到马,赶在独石失陷前骑马逃走,如同先前逃走的杨俊一样;二则不顾一切冲进独石堡里去,盼望老天爷这内外皆乱的独石堡能够不失。

    前者无疑是最符合陆清的利益,只要独石堡和这些从军营中逃出来的明军能够牵制瓦剌人和鞑兵一两个时辰,他早就逃到几十里外了。但问题是郭太监早不晕晚不晕,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晕过去,要是扔下郭太监,他一个人固然能够保得住命,但想见王振却是痴人说梦了。

    后者能够保命的机会也不大,且不说独石堡能不能守住,就是守住,谁能保证开平卫指挥赵玫不会和万全都司杨俊一样扣下他和郭太监?

    两者既都是陆清的唯一选择,又都不是,因为不管前者还是后者,陆清都无法得到一个可以肯定的最佳结局。

    怎么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