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我要杀鞑子-《明旗》
第(2/3)页
争吵双方,牛庆认为应当退回君子堡坚守待援,葛明却认为绝不能回头,既然南下的路已经断了,索性出边绕太子城奔大同,这条路虽然凶险些,但也不能说是条绝路,沿边的鞑子部落大多都随瓦剌大军寇边了,留守的多是妇孺,能出动的青壮有限,未必没有搏一把的机会。若是就此退回去,松石堡的惨剧可就随时会发生在君子堡。
王大德其实是不想回去,也不想绕行出边,他是想跟着郭太监他们南下闯一闯,要是能有命活下来,那亲军的锦绣前程可就砸在自个头上了。可惜郭太监已经抛弃了他们君子堡一行人,连牛庆这个百户都给扔出来了,他这小旗官又哪里能赖得下来。
说句良心话,王大德也认为君子堡这四百多老弱妇孺是累赘,不带着他们南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带着他们走,那可就把所有人都给活生生的拖死了。
如果还有可以重新选择的机会,王大德宁可自己是随郭太监从独石堡逃出来的败兵一员,也不希望自己是君子堡的小旗官。
书办李文和只会做帐书写典文册,平日不大有什么主意,在这场争执中自然说不出个好与坏来,他又不是官身,也轮不到他发表什么意见,便只能站在那里保持沉默。唯一让他感到庆幸的是,他不是君子堡土生土长的人,他的家在万全左卫,故而不必担心老娘和妹妹的死活。
争执不下,火暴脾气的葛明突然叫起来,说是郭太监既然不管他们,那他就带人绑了郭太监,左右是个死,凭什么他君子堡供应了那帮败兵吃的喝的,转过头来就被人卖了!
葛明这小旗颇有几分勇武,不比牛庆这百户武艺差多少,为人又豪爽,故而虽只是小旗官,但在堡内也是颇得人心,他这一叫嚷,顿时便有几十个君子堡的军士也跟着吵嚷起来,场面一下紧张起来,隐有内讧的迹象。陆清一惊,慌忙吩咐随他一起来的小旗官们马上带人上前将他们围了起来,若是情况不对,先下手为强。
发现被陆清带来的败兵包围后,葛明等人都是大怒,人人心中有种被抛弃和被出卖的愤怒感,牛庆和王大德喝止不住,已经有人抄着家伙和败兵们对峙起来,喝骂声不绝于耳,惊得营地中那帮老弱妇孺们害怕不已。
闻讯赶到的败兵也越来越多,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陆清再如何心软,这会也得硬着心肠准备火拼了,不把君子堡这帮人解决掉,他们天亮之后怎么南下?
关键时候,还是李文和劝说双方莫要冲动,都是大明将士,何必自相残杀。既然郭公公认为不好带君子堡的人南下,那大家就分道扬镳好了,犯不着打打杀杀。
又劝牛庆不可退回君子堡,鞑子眼下已经破了边墙,这会虽是忙着南下洗劫,没有顾得上攻占君子堡,但他们迟早要退兵,到时君子堡可就要大难临头了。出边虽然凶险,但葛明的话未必就没有道理,反正左右都是凶险,不妨出边碰碰运气,若是老天开眼,这路上撞不见鞑子大队人马,又或是只是鞑子小股兵马,有这一百多军士护着,未必就不能保着大伙入边。
在他的劝说下,牛庆犹豫之后便也弃了回堡的念头,王大德自然是唯牛庆马首是瞻,当下也同意出边碰碰运气。
牛庆、王大德不再反对出边,葛明自然也无话可说,真要和败兵火拼起来,死得还不是自己人,况且这帮子败兵多是战兵,又是从独石逃出来的亡命徒,为了活命,他们连自己的同袍也下得了手,人数又比君子堡多得多,真要火拼起来,吃亏的肯定还是君子堡的人。
于其为了出口气和败兵们拼个你死我活,不如出边碰碰运气了,再说这帮子败兵抛弃了他们独自南下也未必就能活。
当下,君子堡众人达成一致,天亮之后便出边绕行。
事情就这么解决,倒是有点出乎陆清的意料,他还以为一定要死上一批人才能震住君子堡一众人呢。
第(2/3)页